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刘登红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沙沟中心校 江苏泰州 225777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中,部分学生因缺乏学习热情、参与度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驱动力,因此本文结合牛津版译林教材的特点,分析制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兴趣培养策略,这对优化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
一、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认知基础是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前提。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期阶段,没能扎实掌握基础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知识,到了后续的学习中就会慢慢滋生畏难心理,最终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同的学习动机也会造成学习兴趣的差异化。有些学生觉得英语只是一门考试科目,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于是把英语当作应对考试的工具,内心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样一来,就很难形成长久且稳定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情感态度对于学习兴趣的保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频繁遭受挫折、自信心缺失,或者对英语文化缺乏认同与接纳,这些情况都会削弱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教学外部因素
教学方式的单调刻板是阻碍学生提升英语兴趣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难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课堂氛围也变得沉闷无趣。教师在教材运用上墨守成规也会对兴趣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读,机械的讲解教材内容,不注重拓展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就会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鲜感。初中英语教学在互动设计上的不足,也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和交流需求。英语是一门注重交流互动的学科,初中生正处在社会交往能力培育的重要阶段,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期望能与同学、老师进行更多思维层面的交流与碰撞。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时,会发现多数教师在课堂中留的互动时间不够充足,学生们虽有互动交流的欲望,却缺乏相应的平台与契机,个性化的思维观点难以找到分享和抒发的出口,这导致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交流欲望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长此以往,极有可能使学生对英语探究的兴趣逐渐消退,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在言语交际、社交能力和品格方面的协调进步[2]。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互动
教师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教师可以结合牛津译林版教材的话题特色,策划情境化、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活动。以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 Unit 3 “Welcome to ourschool”为例,这一单元以“学校生活”这一主题,教师可开展“校园导游”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接待来访嘉宾的情景,运用教材里的关键句型,如“This is our classroom.”“How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等展开对话交流。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进而增强学习代入感。与此同时,还能通过游戏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讲解八年级下册 Unit 5 “Good manners”中 涉及礼仪规范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场“礼仪知识抢答赛”。把教材里的 “It’spolite to...” “You shouldn’t...” 等句型改编成竞赛题目,学生通过小组抢答的形式积累知识,在竞争与协作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此外,借助多媒体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比如在讲解九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 时,播放与色彩文化有关的短视频,结合教材内容阐述不同颜色在中西方文化里的象征意义,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二)优化教学评价,提升情感体验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筑牢学习的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进步。以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7 “Abilities” 为例,在“描述能力”的写作任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分层布置任务: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要求他们用简单句描述自己具备的能力,像 “I can swim.”;对于提高层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尝试运用复合句来丰富内容,例如 “Ican not only swim but also play basketball.” 在评价环节,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认可与鼓励,比如对基础层学生说“你的句子准确又清晰,进步十分显著”,对提高层学生说“你的表达丰富且生动,非常值得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收获成就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参与互评和自评活动,以此强化他们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认知。在八年级上册 Unit 4 “Do ityourself” 的口语展示环节中,学生们分组讲述自己的手工制作流程,运用教材里的“First, I... Then, I... Finally, I...”等表述。展示结束后,先安排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指出彼此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随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种评价模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别,又营造出互助共进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育人工程,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关注那些影响学生兴趣的各种因素,并结合教材特点对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进行创新。通过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里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成效,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22,(22):16-18.
[2] 刘淑芝 .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J].学周刊 ,2022,(31):124-126.
作者简介:
作者:刘登红(1971 年 10 月),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兴化市沙沟中心校初中英语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