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李智
麻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438300
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档案蕴含着大量与公共事务、社会服务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对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升服务质量具有关键意义。
1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意义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等转化为数字形式,建立起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查阅、利用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一些单位建立了初步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部分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和查阅。然而,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单位数字化建设进程缓慢,数字化水平较低。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管理角度而言,数字化管理能够减少纸质档案的存储空间,降低档案保管的成本和难度,同时通过数字化系统可以实现对档案的自动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
2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上,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保管和查阅,没有意识到数字化建设对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的重要作用。一些单位领导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投入、人员安排等方面支持不足,导致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也存在思想保守、抵触变革的情况,不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2 资金投入不足
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硬件设备购置、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培训等方面。然而,许多事业单位由于经费预算有限,在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单位虽然有开展数字化建设的意愿,但由于资金短缺,只能进行小规模的尝试,无法实现档案的全面数字化。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硬件设备落后、软件系统功能不完善、数字化加工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3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路径
3.1 制定科学的数字化建设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数字化建设规划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档案的数量、类型、特点以及单位的业务需求、发展目标等,制定出符合单位实际的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在规划中,要明确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数字化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同时,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单位未来的发展需求,使数字化建设能够适应单位长期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3.2 推进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转化
推进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转化是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对现有的纸质档案进行全面的梳理和鉴定,确定需要数字化的档案范围和优先级。对于重要的、常用的档案应优先进行数字化转化,对于一些利用率较低、价值不高的档案可以逐步进行数字化。在数字化转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包括档案的扫描、录入、著录等环节,要保证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完整性和准确性,录入和著录的信息要规范、完整。同时,要建立数字化档案的质量检验机制,对数字化档案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数字化档案符合使用要求。
3.3 构建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构建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利用的重要保障。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应具备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查阅、利用、统计、安全保密等功能,能够满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各项需求。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确保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安全。同时,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与单位的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适应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此外,要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系统维护制度,及时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保障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档案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单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定期召开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数字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此外,要加强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将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事业单位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合理安排单位的自有资金,加大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资金使用上,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用到实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资金投入应重点用于硬件设备的购置与更新、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培训等方面。同时,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4.3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既懂档案管理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信息技术、档案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与应用等方面。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5 结语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科学规划、推进资源转化、构建管理系统及强化保障,可逐步破解难题。未来需持续优化,充分释放数字化效能,为事业单位高效履职、服务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许靖皎 . 浅议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J].兰台内外 ,2025,(05):4-6.
[2] 周同 . 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J]. 黑龙江档案 ,2023,(02):146-148.
[3] 毛旭楠 . 档案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利用研究 [J].兰台内外 ,2022,(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