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探讨
李杰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慢性盆腔炎(CPID)由于定义模糊、诊断标准不一、临床表现隐匿等,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炎为彻底治愈或反复感染后的后遗症,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急性发作史,诊断通常依赖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进行诊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大约 10~40% 的急性盆腔炎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炎或遗留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育龄期女性中,慢性盆腔痛(CPP)的患病率约为 4~25% ,其中 CPID 被认为是造成 CPP的主要原因之一,占CPP 诱发病因的 20~3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收治的 9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 45 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5.26± 2.36)岁,平均病程为(22.63± 4.25)月,中医辩证有湿热瘀结证 18 例、气血瘀滞证 15 例、寒湿凝滞证 12 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 35.14± 2.55)岁,平均病程为(21.85± 4.33)月,中医辩证有湿热瘀结证16例、气血瘀滞证16例、寒湿凝滞证13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伴随其他脏器感染患者,为恶性肿瘤患者排除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积极与患者沟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在此基础上做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更换内衣。饮食要清淡,禁食油腻辛辣的食物。
1.2.2 实验组 采取辩证施护的中医护理。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采取相应护理干预:(1)湿热瘀结证。 ① 情志调节。患者情绪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状态,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疏解不良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② 膳食指导。比如莲子百合猪骨汤、淮山药枸杞骨头汤具有清热去湿的作用,日常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的种类。 ③ 艾灸。取患者关元穴、子宫穴进行艾灸,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也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2)气滞血瘀证。 ① 情志调节。该证患者情绪表现为烦躁易怒,因此护理人员在沟通时要注意技巧,多以理解性、鼓励性语言为主,给予患者情绪安抚。 ② 膳食指导。气滞血瘀证患者的饮食要以温补为主,比如可选择鱼汤并且加入山药、薏苡仁等,不仅补充蛋白质提高免疫力,还具健脾益气的作用。同时日常可喝益母草红糖水、海带汤等,均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的作用。③ 熏洗。取蛇舌草、蒲公英、三角泡进行煎煮,将煎好的药液放入温水中进行熏洗或坐浴。 ④ 耳穴压豆。气滞血瘀证患者通常伴有肾虚的作用,可进行耳穴压豆。用 75∘ 酒精进行耳朵部位消毒后,用胶带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内生殖器、内分泌、盆腔穴、肾、肝、脾、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上,每日进行按压刺激,每个穴位按压1~3min/次,每日按压 3~5 次 [1]。(3)寒湿凝滞证。 ① 生活护理。该类患者无明显不良情绪,但由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日常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并且配合合理的运动护理。② 膳食护理。饮食上可多喝姜汤,配合赤小豆、淮山药、薏苡仁、党参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③ 针刺。取患者行间穴、阳陵泉穴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行针间隔5 分钟,留针20 分钟,每日针灸 1 次 [2]。 ④ 保健气功训练。患者日常可做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每次训练15分钟,每日根据情况可训练1~2次。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评估白带异常、腰骶疼痛、坠胀等症状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炎性因子检测,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 α )、转化生长因子 β 1(TGF- β 1)、白介素 - 8(IL- 8)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通过SPSS25.0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 ,P<0.05 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临床症状改善

2.2不良情绪改善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表2 不良情绪改善

2.3 炎性因子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 3。
表3 炎性因子对比

3 讨论
根据本文研究可知:采取辩证施护的中医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相比常规护理患者改善更佳, P<0.05 。中医护理中的针灸、心理护理、艾灸等操作,有效发挥改善症状的作用。并且患者的炎性因子有明显改善,通过熏洗、艾灸等操作有利于调节机体代谢和内分泌,达到缓解炎症因子的作用。不同证型患者均采取情志干预,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 ,可知中医护理对改善患者情绪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通过中医护理干预,强调整体观和辩证施护,具有疏通经络、改善盆腔气血、调节整体免疫力、缓解疼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子芬 . 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常规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引文版 ) 医药卫生 ,2025(4):167-170.
[2] 朱俞燕 . 中医辨证施护 + 常规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医药卫生 ,2025(4):053- 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