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

作者

赵欧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镇小学848111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时期,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中心场所,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习成效和潜能挖掘,班级管理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德育应贯穿于个体发展始终,把班级管理同德育有效结合,创建既有温情又有高效率的育人体系,这是当下小学教育领域急需深入探究的主要议题之一。

1 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使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其本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二者功能不同,但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并统一。

高效的班级治理机制是德育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前提,有序和谐的集体环境给德育活动赋予了合适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德育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它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依靠系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学生可以深入领会并自愿遵循班级规则,这样就能很好地化解可能发生的矛盾,提高管理效能和合作水平,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让班级治理的效果得到改善,又能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进步,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根基。

2 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策略研究

2.1 班规制定中融入德育要素

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全面参加并达成一致,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审议等办法,让学生领悟班规不仅是行为准则,还是营造优良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在内容规划方面,除了学业成绩,课堂纪律这些内容之外,还要包含“诚信为本,杜绝抄袭”,“互助友爱,创建和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之类的德育要素,这样就能在制度执行期间做到不知不觉的道德熏陶,特别是在作业管理规定的设计当中,重点要突出按时递交,更要突出独自完成这一点,借此来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品质,对于违规现象,教师不能只是惩罚,还要耐心教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增进其思想认识水平。

2.2 班干部培养中融入德育理念

校园治理体系里,班级管理者是核心主体,其培养路径是德育教育的关键部分,班干部的选取要兼顾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着重考察责任感,公平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关键要素,实际管理时,教师要引导班干部做到公正,杜绝私利,霸凌,还要通过理性交流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着重提升班干部统筹规划和应急处置能力,班干部可主动关注学习有困难或者身体不舒服的同学,通过志愿服务加深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2.3 借助班级活动实施德育教育

班级活动是校园文化塑造的主要载体,它既要发挥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作用,又要成为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平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主题活动方案,其中,主题班会属于传统的德育形式,经过精心规划的内容框架来实现教育目的,围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这个主题展开班会的时候,可以采用案例剖析,影片观赏,小组讨论等形式促使学生领悟助人为乐的意义,之后安排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去敬老院做打扫卫生或者举办文艺表演之类的活动,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慢慢形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推进班级阅读课程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包括:挑选具有道德含义的经典文本,诸如《雷锋事迹选编》《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集》等,促使学生借助沉浸式的阅读去体会高尚品质的魅力,吸取精神上的营养,而且要定时举办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感,在相互探讨中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2.4 教师以身作则体现言传身教功能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在班级管理和德育融合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用自身的道德修养去激发学生的向善意识,教师要讲诚信,切实履行对学生的承诺,像组织户外活动奖励时就应严格遵守既定规则,与学生互动时也要充分顾及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性,不能有任何歧视或者体罚的行为,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抱有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根源,并制定改进方案,而不能一味地责备,教师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只有自己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规范的举止,才可能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推动德育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5 强化家校合作构建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模式及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影响深远。建立家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是融合班级管理与德育目标、增进教育成效的关键。学校可通过定期开家长会、家访、创建家长学校搭建双向互动平台。家长会上,教师要阐述学校德育方针和班级管理理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征求家长意见改进教学;家访时,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借助家校协同平台,可开展亲子运动会、社区服务等互动体验活动,增进家长与学生感情,实现道德培育,改善家庭教育效果。创建家校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满足学生多方面成长需求,精准对接德育目标与个体发展。

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同德育融合属于一个系统的教育研究话题,亟需教育人员展开深度钻研并更新践行途径,本方案旨在塑造二者的协作发展运作体制,其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班级治理水平、创建和睦校园环境,凭借日常教学环节对学员执行思想引导及品行塑造,促使优良行为准则形成,进而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形成稳固根基,身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刷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加深理论联系实际,促使二者相融合,去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 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 [J].基础教育研究 ,2023(12):56- 57.

[2] 张丽 .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13):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