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
李雪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辰山小学 54100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育,而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并行与发展不够契合,影响阻碍着教育培养孩子的作用。如何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对于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至关重要。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根和本上教育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为孩子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还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轨迹。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家庭是孩子接触知识和学习技能的第一场所,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态度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父母如果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自己率先做好表率,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便受到了熏陶,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的品质;如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游戏、郊游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会更容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果父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性格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对一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孩子性格的塑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重要性评价的准则,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向和生活目标。家庭教育在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孩子在家庭中接触到的第一套价值观往往来自父母,这些价值观会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内心,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发挥作用。
家长应以未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培养孩子的终身发展能力,其核心在于从“成绩导向”转向“成长导向”,着重培养适应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未来核心竞争力。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配合——培养新时代健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使其成为新时代身心健康、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的有用人才。那么,如何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效配合呢?
(一)开展家长学校——输送理论知识
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学校可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最终实现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家长学校通过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育人观,摒弃传统教育中的误区。例如普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家长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
作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家长学校能促进教育信息互通,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学校可利用当前逐步兴起的家庭教育网络平台,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现场指导、互动等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形式,提供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沟通技巧、行为引导、心理健康等实用技能。指导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创设适宜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例如组织亲子实践活动,增进情感交流,同时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所在的学校,去年便邀请了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为部分班级的家长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师与家长的互动,解决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诸多困惑,家长学到了解决与孩子矛盾冲突的有效方法,家长反应良好。
(二)充分利用家长会——搭建家校直通车
家长会是促进家校沟通的核心载体,教师需通过系统性设计与创新策略提升其有效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安排和日常管理。同时,教师能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
家长会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家长们对班主任及班级管理的支持度。作为一名班主任,每次家长会前,我都会用心准备,精心筹划。
家长会上,我会分享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让家长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我会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分享给家长。例如:培养孩子预习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卫生习惯、读书习惯、写字习惯等等。同时,我也发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对孩子在家能按我的要求做到的一项或几项好习惯,我都会及时在班上进行表扬,鼓励孩子巩固良好习惯;对孩子在家暂时未能做到要求的,我会适机一一与其沟通交流,帮助其克服困难,与家长合力督促学生,促进学生逐步进步。
家长会上,我会告诉家长,身教重于言传。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模板。家长通过自身行为传递价值观,如勤奋工作、诚实待人等品质,会形成 " 不教而善" 的潜移默化效果。当家长要求孩子遵守餐桌礼仪时,若自身能做到规范用餐,孩子更容易接受教导。古训 " 其身正,不令而行 " 正说明行为示范的权威性。当今的社会,手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部分家长一回到家,就会刷抖音、玩游戏等等,甚至在吃饭时,手机也不离手。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怎么可能专心学习呢?
另外,家长不应以工作繁忙为惜口推卸管教孩子学习责任,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孩子成绩好坏、学写习惯的好坏不闻不问,自己只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作为家长不管工作任务多么繁重,工作时间多么紧张,都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配合学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学活动。我会建议家长,在家应多做有效陪伴,当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可在旁边看书或学习,让孩子看到家长也与自己一样在学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家长会上,我也邀请优秀家长介绍育儿经验,请他们将好的经验和方法介绍给班上的其他家长,给其他家长进行借鉴和学习。通过分享不同家庭的育儿实践,家长可以接触到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具体可操作的育儿技巧通过分享得以传播。如启发式鼓励: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多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能激发孩子表达欲,并且让孩子回忆取得成绩的方法,强调了正向的能量。而“感谢式鼓励”:“谢谢你遵守约定”则强化契约精神。这些方法将抽象理念转化为日常实践,显著改善亲子互动质量。
(三)落实家访活动——打开特殊孩子的绿色通道
如何对特殊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帮助其能逐步健康成长,最有效的途经便是落实家访活动。家访活动是加强家校合作、促进特殊学生群体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精准关怀和政策支持,可有效打通特殊学生的成长通道。
我曾中途接手过一个班,当时这个班是小学五年级,班上有一个孩子小胡同学,他几乎接近自闭,上课睡觉,成绩倒数,没有朋友,只要别人一碰到他,他就奋力反击,不计后果,样子极其恐怖。之前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都说家长非常不配合老师的工作。我一接手了解孩子情况和家长职业后,及时到他家进行家访。到了他家后,了解到他的父母各开一家公司,不缺钱。我跟他的父母分析利弊,我对他们说:错过了孩子的黄金教育时间,将无法弥补,挣再多的钱,到头可能一场空。是的,你们觉得成绩不重要,快乐成长就好,但成绩不好就会和不学的人做朋友,一个充满负能量的小团体总会想着干点什么坏事,再长大些,那些孩子知道你的家境好,只要让你的孩子染上毒瘾,几座金山都不够花的。我还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与家长达成共识。从此,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胡同学也学会了与其他孩子交朋友,如何与他人相处,别人碰到他,也不敏感了,上课也正常了。之后,小胡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有效配合,更好地为教育好祖国的花朵服务,让孩子成为新时代身心健康、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