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作者

王书林

柳林县特殊教育学校 033300

【摘要】自“双减”政策推行后,减轻学生的 学习压力及负担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业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 一环。为充分发挥作业的巩固强化作用,教师应积极探寻核心素养下语文作业的设计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 计时,也应当秉承“双减”理念,不仅要注重对作业“量”的把控,还要关注作业的“质”,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以 便为学生提供更优的作业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以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生 字、生词、课文内容为主要目的。这种作业虽然能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由于形式单一,固化了 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基于 核心素养背景,积极探寻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路径, 以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 素养。

一、“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

(一)减轻作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双减”政策的推行目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 担和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及发 展,逐渐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往 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往往面临着较为繁重的作业压 力和作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 康,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基 于“双减”政策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作业和机械性作 业,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和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息和娱乐活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高作业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强调作业的质量而非数量。因 此,以“双减”政策为依据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 保优化后的作业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 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需要通过 设计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样化和趣味性的作 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作 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乐趣。

(三)关注个体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学习能力和兴趣 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 计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实 际情况出发设计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通过设计分层作 业,可以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 己的作业任务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 本原则

(一)分层性原则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严格遵循分层性原则, 转变传统的统一布置习题、统一批改作业的固化的 作业形式,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设计语文作 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满足不同学生 在学习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自己 想要完成的语文作业,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复习课 堂知识,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导向性功能,从而进 一步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

(二)趣味性原则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严格遵循趣味性原则,切不可仅为学生设计习题形式的作业。教师可以结 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设计一些充 满趣味的游戏类、合作类等作业形式,将作业内容 融于游戏活动、合作项目之中,使学生在“玩”的 过程中完成作业、复习文本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与此同时,在为学生设计合作类项目作业时,教师 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充分突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同时,利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密切关 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便对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进 行不断优化,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思 考、探究的过程中努力完成语文作业 。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统筹全局,设立素养型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的合理设计能为作业设计提供科学的 方向引领。通过设立素养型作业目标来统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能够让语文教学获得事半 功倍的效果 。 设立素养型作业目标要求教师仔细研读《课程 标准》。《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做了解读,教师应结合其解读来确立小学语文教学 目标,从而明确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此外, 《课程标准》中还对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进 行了清晰的界定,这也可以为语文作业的设计提供 科学指导。

(二)设计分层性作业,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分层性作业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 的了解,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学困生、中等生和 学优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作业 的设计,让学生在完成针对性的作业的过程中理解 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得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 由于这种作业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减轻学生 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方面有着一定优势,所以教师需要 在“双减”政策下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性作业。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与日常 生活息息相关。语文作业实质上是课堂的一种延 伸,因此也应当融入生活元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 趣。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践行“双减”理念,着 力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在“玩耍”的 过程中完成作业,即设计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作业,让 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6]。同时,教 师还要注重分析学情,严格遵循趣味性原则。由于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想象力丰富,对于各类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 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练习任务,确保作业与学生的身 心发展规律与兴趣高度相符,如可以多设计一些有 趣的活动类作业,而不是仅局限于书面作业 。

总之,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 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来看,其尚未满足“双减”政策中提出的“减负提 质”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解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 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和负担、保证作业的质量为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 小学语文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 获和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少敏.“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索[J].读写算,2025,(04):10-12.

[2]刘学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名师在线,2025,11(04):42-44.

[3]游石娇.“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25,11(01):33-35.

[4]徐晓.“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探究[J].名师在线,2025,11(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