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纹样叙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传统图案的动态美学与文化表意

作者

龚赫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引言

随着文化自信提升与动画技术发展,国产动画愈发注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以精良制作与独特风格成为国产动画典范,其角色造型、场景及特效中大量运用云纹、火焰纹、太极纹等传统纹样,既增强视觉冲击力,又深化文化内涵。本文分析这些纹样的美感意象与创新运用,探究其在当代动画中的传承与创新价值,为同类作品提供参考。

1 中华传统纹样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1.1 传统纹样的基本类型与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纹样历史久远,体现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沉淀的文化记忆与精神渴望,其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几何纹、自然纹、宗教纹这些类别,在动画《哪吒》里,以下几种传统纹样的采用极具代表性且意味深长:

莲花纹:象征君子品格,如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将其视为清正廉洁的标志

火焰纹:代表力量与抗争。影片中哪吒的混天绫和火尖枪饰有火焰纹,战斗时随动作跳动,凸显战斗力,呼应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神

八卦纹:体现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太乙真人的山河社稷图及法术阵图融入太极元素,动态画面中黑白转动的太极图案,传递“道法自然” 的智慧

1.2 传统纹样的视觉美学

传统纹样于构图与色彩搭配上有着独一无二的视觉美学特性,构图突出对称、均齐以及韵律方面,不管是几何样式,还是复杂的自然、宗教纹样,都依照和谐统一的准则,造就稳定舒适的视觉效果,大多采用红、金、黑这类对比鲜明的搭配,多样色彩赋予了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具备视觉的冲击力,也有文化内涵。

在《哪吒》相关动画里,现代技术进一步强化与革新了传统纹样的视觉美学风貌,哪吒变身的时刻,火焰纹利用动态渲染呈现出燃烧、延展的动态模样,光影和色彩的改变提升了它的立体感与层次感,既留存了传统的别样韵味,又符合现代观众的视觉审美,流露出独特的现代审美格调。

2 《哪吒》中传统纹样的创造性运用

2.1 角色设计中的纹样创新

从广义的角度,“动画”是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历经一系列的制作环节后,放映出的活动画面,动画本质就是人们在生活阶段所虚拟创作出来的影像,它存在一定范畴的可塑造性,而动画的独特就在于它所采用的创作手段,和别的造型艺术及影像艺术相区别。

麦当劳打造出的首款以中国古代唐朝和明朝为故事背景的动画广告“本宫凤堡”,片中呆萌可爱的人物形象,加上作者暖心的笔触和好玩的故事情节,幽默风趣地诉说了凤梨的由来,活脱脱地演绎出凤梨的吃法,把动画手法充分用在广告创意里面,使得这则简短的广告轻松幽默地向顾客介绍新产品,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网友讨论,加大了广告的到达覆盖度。

2.1.1 哪吒的形象塑造:

在《哪吒》剧情中,哪吒形象设计大胆创新,其服饰纹样运用巧妙暗合角色性格与命运。服饰融合火焰纹与锁子甲纹样:火焰纹以不规则线条与浓烈色彩分布于边缘及关键部位,象征内心炽热叛逆,似欲挣脱束缚;锁子甲纹样以细密金属质感图案覆盖整体,传递压抑束缚感,二者鲜明对比,直观诠释哪吒在“魔丸”命运下的挣扎与反抗。

2.1.2 敖丙的龙族元素:

敖丙作为龙族后裔,战甲设计融入水波纹、鳞片纹等元素,尽显龙族高贵与悲剧属性。水波纹以流畅柔和曲线仿水波起伏,饰于战甲表面,既体现龙族与水的关联,又赋予战甲灵动飘逸之美,彰显敖丙优雅气质。鳞片纹以规则排列的几何形状模拟龙鳞质地形态,增强战甲防御与威严感,折射龙族强大与骄傲。影片通过鳞片纹崩损、水波纹暗淡等细节,暗示龙族困于海底炼狱的哀伤宿命,让敖丙形象更立体丰富。

2.2 场景与道具的纹样重构

2.2.1 山河社稷图:

山河社稷图是《哪吒》中极具特色的场景,其设计深度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中山水纹样仿宋代青绿山水风格,以鲜明色彩、柔细笔触绘磅礴山川,结合现代动画动态水墨效果,让山水纹样突破静态局限,呈现云雾缭绕、溪水流动、树木摇曳的动态景象。当哪吒与敖丙进入图中,可见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河流蜿蜒流淌,树木随风轻摆,宛若真实山水世界。这种传统绘画与现代动画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传统艺术的现代诠释,为观众带来全新视觉体验。

2.2.2 乾坤圈与混天绫:

乾坤圈与混天绫作为哪吒的关键法宝,其纹样设计源于道教符箓文化,充满神秘氛围与叙事张力。乾坤圈上的符文样式繁复灵秀,以金色线条勾勒、黑色底色衬托,格外醒目。这些符文纹样不仅具装饰性,更彰显乾坤圈的强大封印之力,与哪吒“魔丸”身份关联,成为约束其力量的关键道具。混天绫亦饰有火焰纹与符文,当它在空中舞动时,纹样随势闪耀变幻,既强化法宝的神奇效果,又在战斗场景中引导观众视线、推动剧情发展。

2.3 特效动画中的纹样动态化

《哪吒》运用先进 3D 渲染工艺对传统纹样进行动态化处理,使其呈现流动、变形等动态效果,大幅增强视觉震撼力。天劫咒降临场景中,天空的雷电纹样突破传统静态模式,借助粒子特效模拟雷电忽明忽暗、轰鸣撕裂天际的效果,纹样持续扭曲、伸展、聚拢成巨大闪电漩涡,宛如具有生命,既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凸显天劫咒威力,又契合神话故事的神秘奇幻设定。

3 传统纹样的现代转化与文化表达

3.1 传统与科技的融合

《哪吒》中传统纹样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太极图通过 3D 建模呈现旋转、形变等动态形式,太乙真人施法时,立体太极图黑白交融形成能量场,既增强视觉效果,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3.2 纹样叙事的象征功能

传统纹样承担叙事功能:哪吒成长中,火焰纹从初期混乱黯淡(反映内心焦灼)变为后期有序鲜亮(象征成长与自我接纳),直观展现角色心理与剧情转折,增强叙事感染力。

3.3 文化自信的视觉传达

影片对云纹、火焰纹等传统纹样的创新运用,构建了东方美学的神话世界,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既满足国内观众的本土审美诉求,又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彰显文化自信。

4 结论

《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对中华传统纹样的创意运用,构建了兼具古典美学与现代审美的神话世界。影片从角色设计、场景布置到特效创作,深入挖掘传统纹样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内涵,借助现代动画技术实现其创新性转化。这些纹样不仅服务于视觉呈现,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与叙事功能,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与文化体验。

随着动画技术的进步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国产动画在传统纹样等文化元素的应用中有望实现更多突破,进一步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艺谋 . (2019).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符号研究 [J]. 电影艺术,(5), 45 - 52.

2 王建国. (2018). 中华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转化 [M].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 陈思和 . (2021). 动画电影中的道教文化元素分析 [J]. 宗教与艺术,(2), 112 - 120.

4 刘洋. (2020). 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纹样的动态表现研究 [D]. 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朱存明 . (2022).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符号学研究 [J]. 艺术百家,38 (2), 105 - 112.

作者介绍:

龚赫(2004- 3),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学生,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