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背景下财会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宋春梅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
数智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驱动技术,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其中财会行业也正经历着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的根本性转变。传统财会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数智时代对财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新要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应数智时代发展需求的财会类课程教学新模式,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数智时代对财会行业及财会人才能力需求的影响
(一)财会工作内容与流程的变化
1. 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为代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凭证录入、发票处理、银行对账等重复性、规则性强的基础核算工作,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流程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2. 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企业内外部海量、多维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财务预测、预算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财会部门从“事后记录”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全流程管理转变。
3. 智能化应用场景拓展、区块链技术的信任重塑以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深化发展,推动财会工作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迈进,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重塑会计信任机制,成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二)财会人才能力体系的重构
1. 筑牢专业基石:深厚的会计、审计、税务等核心专业知识仍是立身之本,需深刻理解准则与法规的内在逻辑。
2. 掌握数智工具: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ERP系统的熟练操作与业务理解,以及对数智前沿技术(AI、RPA、区块链)的认知与应用潜力。
二、财会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互动匮乏,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实践能力。财会知识更新迅速,但传统教学内容多局限于教材理论,与实际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脱节。
2. 传统教学依赖单向灌输式授课,缺乏数字化工具与真实场景的结合。案例教学常采用陈旧数据,未能引入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等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难以适应企业智能化财务管理需求。此外,传统的笔纸考试侧重记忆知识点,无法有效评估学生的数据处理、业财融合分析等数智化核心能力。
(二)数智时代对教学模式的新要求
1. 教学内容需深度融合智能技术,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嵌入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区块链应用等数字化工具使用场景,强化学生对智能算法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2. 教学模式应从单向传授转向交互式学习,借助虚拟仿真平台构建动态企业财务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实务中掌握数据挖掘、风险预警等技能。
3. 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设计跨学科案例促进学生对财务管理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的深度思考。
三、数智时代财会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1. 融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
在传统财会课程体系中系统嵌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模块,构建“技术工具 + 财务逻辑 + 业务场景”的融合内容。例如:在智能化财务分析课程中增设 Python 与 SQL 工具应用模块,指导学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处理企业多维度财务数据,搭建动态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合传统报表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完成收入趋势预测、成本结构优化方案制定等复合型能力;引入区块链技术在财务场景的应用,强化技术对财务流程的重构思维。
2. 案例教学与实战模拟结合
以真实企业数智化转型案例为核心,依托虚拟仿真平台实现“案例解析—实战操作—决策验证”的闭环教学。选取典型行业案例(如制造企业智能预算管理、电商企业动态成本控制),引导学生通过虚拟财务决策平台,运用 Python 与 Power BI 工具分析实时业务数据,模拟动态预算调整过程。利用AI 预测工具对资金流动、利润波动进行仿真推演,验证决策有效性。教师通过智能教学系统跟踪学生操作轨迹与决策逻辑,针对性优化案例复杂度与工具应用深度,同步提升学生的业财融合能力与数据决策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理论在线化”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提升,引入更多互动元素,如:将理论知识点拆分为短小精悍的微课,配合即时测验和闯关模式,增加学习趣味性。 针对线下实践的重点难点,在线上提供简化版的虚拟仿真练习,为线下深度实践做铺垫。建立课程论坛或利用即时通讯工具,鼓励学生提问、分享、互助,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实践场景化”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升级,从“模拟”到“准真实”。校企合作获取脱敏的真实业务数据和案例,整合 RPA、BI、大数据分析工具、税务模拟系统等,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数智化实践环境。 同时,模拟企业财务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协作,甚至引入跨部门沟通(如与业务部门、IT 部门的协同)。 强调问题解决与决策支持。
2. 虚拟仿真与情境教学
结合数智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情境教学法深度整合,重构财会类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对于显著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业财融合思维和数智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整合的核心优势,从“纸上谈兵”到“身临其境”,虚拟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试错”空间,可以大胆尝试不同的财务策略和方案,通过模拟结果反思决策的优劣,积累经验而不必承担真实损失,提升复杂决策与风险应对能力。
学生在仿真平台上处理从原始凭证识别、审核、填制记账凭证,到登记明细账、总账,最终生成财务报表的全过程。系统可自动校验、提示错误,并能结合业务数据(如销售订单、采购合同、生产工单)生成财务信息,让学生理解“证 - 账 - 表”的逻辑和业务实质。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会计核算环节,而是能够参与到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全业务流程的财务映射与管控中,理解财务数据如何源于业务、又如何反哺业务决策。
综上所述,数智时代为财会类课程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探究其改革模式,不仅是响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财会人才的核心路径。未来,财会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学生数字素养、数据分析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数智技术真正内化为财会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唐颖 . 智能财务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贵州商学院为例 [J]. 山西青年 ,2023(16):100- 102.
[2] 张继德, 李冠凤. 数智化背景下财会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 ,2024(12),139- 146.
[3] 陈少波,方圆圆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20),195- 197.
[4] 冯婕,张娟 . 数智化背景下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J]. 甘肃高师学报 .2025 ,30 (01),114- 119.
【
作者简介】
姓名:宋春梅,出生年月:1978- 09,女,汉族,籍贯:河北省保定市,所在院校: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职称:副教授, 学历 : 本科,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