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创新主题报道的融合实践
张荣涛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
媒介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我国传媒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媒体边界逐渐消融,“全媒体”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新型传播范式不仅整合了报刊、广电、网络等多元载体,更融合了多感官的传播体验。全媒体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受众差异,实现传播渠道与表现形式的智能适配,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传播效能。在此背景下,探索主题报道的创新发展路径已成为传媒行业面临的重要命题。
一、当前主题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报道切入点存在问题
主题报道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视角的选择。当前部分媒体在确定报道切入点时缺乏新闻敏感性和创新性,往往以某个新闻事件为由头生硬过渡到既定主题,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报道内容缺乏感染力,难以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
(二)主题报道的手段不够灵活
传统主题报道主要依赖文字、图片、声音等单一媒介形式来呈现新闻事件和人物故事,这种方式在过去或许能够满足传播需求。然而,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也更加多元,传统的报道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传播生态。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策划报道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深度挖掘和视角创新,更要深入研究新兴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受众接受习惯,通过创新报道形式,在报道内容和目标受众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从而确保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全媒体时代创新主题报道的融合实践
(一)融合报道,栏目出彩
1. 栏目报道“变”出趣味
媒体融合要实现突破,必须克服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在理念、内容、技术和手法上不断创新。以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为例,其采访部构建了“声屏报网端”全媒体矩阵,通过整合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提升报道感染力;同时根据不同平台特点创新表达方式:视频制作采用“精剪辑 + 广传播”策略,将电视报道拆解为“一分钟短视频”和多媒体组合报道;版面设计注重图文并茂;文字写作则突出鲜活性和时代感。
2. 主题报道应以小见大
成功的主题报道需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通过具体案例折射宏大主题。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以“远方的包裹”等七个生活化视角,通过电商从业者的故事展现“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就是典型案例。此外,新闻工作者要扎根基层,用真实故事传递时代温度。如广东清远台的《向幸福出发》,通过退伍军人等普通人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了时代主题。这种既有思想深度又富人情味的报道,往往能引发广泛共鸣。
(二)践行四力,深化走转改
创新报道机制,提升采写实效。 ** 市新闻传媒中心创新建立区县报道小分队机制,实施“双周走访、月度成稿、季度总结”的工作模式。报道团队深入建设一线、田间地头开展蹲点采访,
通过细致观察捕捉生动细节,真实记录基层群众谋求发展的心路历程。7 支报道分队一年间走遍全市 50 个乡镇街道,采写的84篇报道中 95% 以上源自实地采访,充分体现了"脚力"的深度。
强化细节挖掘,彰显报道深度。优秀记者善于从细微处发现新闻价值,在《论剑“小巨人”》报道中,记者从企业展板信息入手,挖掘出磁铁产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关键细节;《冬看蝶变》则通过捕捉诗词会上的一个笑容,生动展现了人物性格和文化魅力。
深化主题思考,拓展报道维度。记者注重在采访中深入思考,通过具体事例反映时代主题。" 四季看变化 " 系列报道立足湖州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的优势,以莫干山镇民宿经济发展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农村改革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实现了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
(三)全媒传播,深化主题报道
全媒体环境下,主题报道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突破单一渠道局限,构建多元化的传播体系。以清远电视台《航拍清远》为例,该系列报道采用“移动优先”策略,通过九个环节的精细化运营:前期举行开机仪式预热,拍摄期发布海报和花絮造势,播出日分时段推送预告、正片和新闻,后续跟进幕后故事和观众反馈,最后实现多平台分发。这种全流程策划、多渠道分发的传播模式,使报道影响力呈几何级增长,展现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现代传播特征。
现代主题报道已演变为以宣传主题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其传播效果远超传统新闻报道。这种多环节协同的传播方式,犹如精心制作的好莱坞大片,通过各环节的有机配合实现立体化传播。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媒体传播不是简单的全网覆盖,而是要根据不同平台特性定制内容,实现精准投放,从而持续提升传播效能。
总结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全媒体格局已然形成,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日趋多样。在此背景下,主题报道需摆脱传统束缚,探寻创新发展新路径。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内容上善用小切口,借生动故事传递深刻主题;制作上大胆创新表达形式,持续突破创作边界;呈现上强化互动性,提升受众参与感;传播上整合资源,构建全媒体矩阵。主题报道的创新空间不止于此,仍需新闻从业者不断探索,依托全媒体平台优势,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精品报道。
参考文献
[1] 汪涛 . 全媒体时代 , 浅谈主题报道如何创新创优 [J].记者观察 ,2019(29):159.
[2] 吴林红 . 把握重大主题报道的“六大关系”: 浅谈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创新 [J]. 中国报业 ,2021(2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