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汽机旁路系统故障分析与改进
张浩然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10206
一、引言
在火电厂的运行体系中,汽机旁路系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在机组启动、停机以及运行过程中,对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进行精准调控,以此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显著提升机组的经济性。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汽机旁路系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进而引发各类故障,对机组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深入开展对汽机旁路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改进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汽机旁路系统的作用
2.1 保护再热器
在汽轮机启动前以及事故停机不停炉的特殊工况下,高压缸没有排汽进入再热器。此时,旁路系统能够将蒸汽从机前经过减温减压处理后,引入再热器,从而实现对再热器的有效冷却,避免再热器因超温而损坏。
2.2 加快启动时间
在机组启动阶段,采用旁路系统能够迅速调整新蒸汽的温度,使其满足汽轮机启动的严苛要求,进而大幅缩短启动时间,降低启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增加电力产出。同时,汽轮机启动过程中,金属温度变化幅度和速度越慢,其寿命损耗就越少。旁路系统能够精准满足汽轮机启动时对汽温的严格要求,有效减少其寿命损耗,延长汽轮机的整体使用寿命。
2.3 回收工质与降低噪音
在锅炉点火升压后汽轮机启动前,以及事故停机不停炉的情况下,锅炉产生的蒸汽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还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旁路系统的存在,可以将这些蒸汽进行回收,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宝贵的资源。
2.4 协调机炉蒸汽流量
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锅炉不投油稳燃负荷一般在额定负荷的 3 0 % 以上。当机组负荷低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时,锅炉产生的多余蒸汽可以通过旁路系统,不进入汽轮机做功,从而实现机炉蒸汽流量的有效协调,节约燃油,显著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此外在机组故障时,旁路系统能够实现停机不停炉,缩短机组再次启动并网的时间,进一步节约燃油,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
三、汽机旁路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3.1 阀门故障
3.1.1 阀门内漏
阀门内漏是汽机旁路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阀门密封面在长期的高温、高压蒸汽冲刷下,出现磨损、腐蚀等现象,导致密封性能下降;阀门在安装过程中,密封面未能精准对中,或者密封垫损坏,使得蒸汽在阀门关闭状态下仍能泄漏。
3.1.2 阀门卡涩
阀门卡涩会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严重影响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阀门卡涩的原因主要有:阀门内部的零部件因长期运行,出现变形、磨损,导致阀门运动受阻;阀门的润滑系统出现故障,如润滑油量不足、润滑油变质等,使得阀门的摩擦力增大;蒸汽中的杂质在阀门内部堆积,阻碍了阀门的正常动作。
3.2 控制系统故障
3.2.1 信号传输故障
在汽机旁路系统的控制系统中,信号传输故障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信号传输线路老化、破损,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衰减、失真甚至中断;信号接口松动,使得信号接触不良;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影响信号的准确传输。
3.2.2 控制逻辑故障
控制逻辑故障通常是由于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存在缺陷,在某些特殊工况下,控制逻辑无法准确响应,导致系统出现误动作。例如在机组负荷快速变化时,控制逻辑未能及时调整旁路阀门的开度,使得蒸汽参数失控,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3.3 减温水系统故障
3.3.1 喷水不均
减温水系统中的喷水不均问题,会导致蒸汽降温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喷水不均的原因主要有:减温水喷嘴堵塞,使得减温水无法均匀喷出;减温水系统的管道布置不合理,导致水流阻力不均,影响喷水效果。
3.3.2 减温水压力不足
减温水压力不足会导致减温水流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而无法对蒸汽进行充分的降温减压。造成减温水压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减温水泵故障,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减温水管道存在泄漏,导致压力下降;系统中的调节阀故障,影响了减温水的压力调节。
四、汽机旁路系统故障改进措施
4.1 阀门故障改进措施
4.1.1 优化阀门密封结构
针对阀门内漏问题,可以采用先进的密封技术和材料,对阀门密封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例如采用金属密封与软密封相结合的复合密封结构,提高密封性能;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密封材料,增强密封面的抗冲刷能力。同时在阀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密封面精准对中,密封垫完好无损。
4.1.2 加强阀门维护与检修
定期对阀门进行全面的维护与检修,检查阀门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变形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加强对阀门润滑系统的维护,定期添加或更换润滑油,确保阀门运动灵活。此外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加强对阀门的运行监测,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阀门的开度、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阀门故障隐患。
4.2 控制系统故障改进措施
4.2.1 优化信号传输线路
对信号传输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和优化,更换老化、破损的线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屏蔽电缆等抗干扰措施,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同时定期对信号接口进行检查和紧固,确保信号接触良好。
4.2.2 完善控制逻辑
对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结合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对控制逻辑进行精细化调整。例如在机组负荷快速变化时,增加前馈控制环节,根据主蒸汽流量等参数的变化,提前调整旁路阀门的开度,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此外通过仿真模拟等手段,对控制逻辑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准确、可靠地运行。
4.3 减温水系统故障改进措施
4.3.1 改进减温水喷嘴设计
对减温水喷嘴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新型的喷嘴结构,提高减温水的雾化效果和喷水均匀性。例如采用多孔式喷嘴或旋流式喷嘴,使减温水能够更均匀地与蒸汽混合,提高降温效果。同时定期对减温水喷嘴进行清洗和维护,防止喷嘴堵塞。
4.3.2 优化减温水系统管道布置
合理优化减温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减少管道的弯头和阻力,确保减温水能够均匀、稳定地输送到各个喷嘴。在管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水流的分配和压力平衡,避免出现局部水流过大或过小的情况。此外加强对减温水系统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管道泄漏等问题。
五、结论
汽机旁路系统的稳定运行是火电厂安全、高效发电的关键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阀门、控制系统及减温水系统的常见故障,明确了磨损、设计缺陷等故障根源。通过实施优化阀门密封、完善控制逻辑等改进策略,可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机损失。火电厂应持续关注汽机旁路系统运行状态,将理论改进措施切实融入日常运维,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为电力生产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未来,随着智能传感技术与数字孪生系统的深度融合,汽机旁路系统的智能化运维将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为构建高效、安全、低碳的现代电力生产体系提供更强技术支撑。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同类机组的故障防治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更对提升我国火电机组整体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范晗.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故障与控制系统优化的研究[J].家电维修 ,2025,(06):146-148.
[2] 顾庆磊 . 火电厂汽机检修设备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5,15(04):215-216+222.
[3] 邱禄全 . 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电厂锅炉燃烧系统故障预测与诊断 [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60(10):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