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化教学实践
邱前远
永丰县恩江中学 331500
引言: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法治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法治教育方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法治的价值,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研究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化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法治教育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化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教师可以创设“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如何维权”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模拟对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知识。
(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法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交通安全法规时,教师可以创设“行人过马路”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行人过马路的场景,遵守交通规则,实践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培养学生法治观念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法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且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巧妙地创设逼真场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真切感受法治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像模拟法庭、角色扮演这类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亲身体验的平台,使他们能切身领略法律的威严与公正。以模拟法庭活动为例,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在庭审过程中深入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庭运作方式,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
二、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课前准备
在进行法治教育课程的准备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首要步骤,教师需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确定法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同时还需识别出情境化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保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引发深入思考,比如在宪法教育中,重点可以放在让学生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及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上,接下来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至关重要,这包括文字资料,如法律条文、案例分析等,还应涵盖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素材,以便为后续的情境创设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持,比如收集关于宪法宣传的纪录片或动画短片,这些直观的教学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基于上述准备工作,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该方案要考虑如何具体情境引入新课,还要规划好活动组织的形式与流程,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和思考,比如在设计民法典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法庭审判场景,使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的同时,加深对法律条款的理解。
(二)课中实施
课堂上的有效实施依赖于精心设计的情境导入,它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宪法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宪法宣传视频,这段视频展示了宪法的历史背景,也突出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这样的开场白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概念框架,让他们感受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接着组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成为深化学习的关键环节,根据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安排诸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比如在探讨民法典的相关内容时,组织一场“民法典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深化对法律条文的记忆与理解,此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适时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刑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法律严肃性的认识。
(三)课后拓展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完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调查周围发生的消费侵权案例,并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这项作业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之中,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书面表达技巧,除此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也是加强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法治讲座、法治征文比赛、法治手抄报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他们尊法守法的习惯,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结论
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化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创设生活化、角色扮演、多媒体等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的贴近性、启发性和组织的有序性,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同时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情境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法治素养的新时代公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鸳鸯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华夏教师 , 2018(14):2.DOI:CNKI:SUN:HXJS.0.2018-14-017.
[2] 冯会娟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J]. 中文信息 ,2017(1).DOI:10.3969/j.issn.1003-9082.2017.01.111.
[3] 马学红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J]. 文渊(中学版),2022(4):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