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高职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

作者

张嘉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还要提升其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班主任的工作模式创新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等多方面工作的引导者。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往往侧重于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学生个性发展受限,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创新班主任工作模式,围绕学生素质培养,构建更加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有高职班主任工作模式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首先,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纪律性和日常事务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许多班主任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考勤、纪律等管理工作上,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职业规划、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关注较少。其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较为单一,常常依赖于面对面的沟通和集体活动,缺乏更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手段。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高职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也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新精神。再次,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许多班主任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无法充分把握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未能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工作方式。因此,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需求,亟需创新和改革。

二、学生素质培养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学生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只有在这些素质的综合培养下,学生才能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日常行为规范,还要注重其思维方式、职业精神、心理健康、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不仅限于学术指导,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中的挑战。尤其在当前信息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因此,基于学生素质培养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学生素质培养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路径

为了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必须进行创新。[2]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班主任要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班主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认同感,同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班主任应当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资源,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学业压力、生活压力等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班主任应当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将来会进入技术型岗位,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职业规划讲座、实习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其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再者,班主任工作模式应加强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辅导,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促进其在专业学习、个人兴趣、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最后,班主任应当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方式。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在线平台等途径,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同时,通过网络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四、创新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在创新班主任工作模式时,首先需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班主任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通过定期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够适应新的工作模式要求,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其次,高职院校应当为班主任提供充足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例如,学校可以为班主任提供专门的办公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班主任要加强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多方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3]。再次,学校要注重建立完善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等多维度的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指导,有效调整教学方法与管理策略。最后,班主任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营造更好的班级管理和学习氛围。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高职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班主任工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未来,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提升,创新工作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推动班主任工作模式的持续创新,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霍雄英. 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助力中职教育班主任成长的路径探索[J]. 知识文库 ,2024,40(23):159-162.

[2] 郑飞 .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研究 [J]. 山西青年 ,2024,(20):71-73.

[3] 姚君 .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研究 [J].知识文库 ,2024,40(18):104-107.

作者简介: 姓名:张嘉丰,汉族,最高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