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开发中水锁伤害形成机理与解除技术分析
张坤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130062
一、引言
在当今能源领域,气田开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关键的能源支撑。然而,气田开发过程面临着诸多复杂且棘手的问题,其中水锁伤害对气井产能和采收率的不良影响尤为突出。水锁伤害的存在,致使气井的产气能力受限,天然气无法高效采出,极大地影响了气田开发的整体效益。鉴于此,深入探究气田开发中水锁伤害的形成机理以及相应的解除技术,对于优化气田开发流程、提升气井生产效率、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这也正是本文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出发点。
二、气田开发中水锁伤害的形成机理
2.1 气藏特性因素
气藏的低孔低渗特性是水锁伤害形成的基础。低孔隙度使气体流动空间受限,低渗透率让气体渗流阻力增大,一旦外来液体(如钻井液滤液、地层水等)进入,排出极为困难,易滞留孔隙中阻塞气体通道,为水锁伤害产生埋下隐患。
2.2 界面作用力影响
液固、液气界面作用力大对水锁伤害形成至关重要。液体与岩石固体及气体接触时,强大界面张力使其吸附性强,附着在孔隙壁面与喉道处,这既限制气体正常流动,又阻碍液体返排,造成孔隙内气液分布失衡,水锁程度加剧,气体难以突破液体阻碍产出,致使水锁伤害越发严重。
2.3 孔喉结构及相关参数影响
孔喉尺度小、束缚水饱和度高以及毛细管半径小致自吸毛细管力增强等因素,共同加剧水锁伤害。较小孔喉尺度让气体通过路径狭窄曲折,液体更易 缚水饱和度高意味着原本水相多,额外液体侵入后气液干扰更严重;毛细管半径小使自吸毛细管力增强,促使液体更易进入微小孔隙,占据气体流动空间,最终严重阻碍气井正常产气,让水锁伤害不断恶化。
三、气田开发中水锁伤害的解除技术
3.1 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与效果
表面活性剂在解除水锁伤害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其分子结构具备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两端,当注入到气藏孔隙中后,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上,显著降低界面张力。随着界面张力的降低,毛细管力也会相应减小,这就使得原本被束缚在孔隙中的液体更容易克服阻力而排出,疏通气体的流动通道。例如,在一些现场应用中,通过向气井注入合适类型及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气井的产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液体返排效率显著提高,有效缓解了水锁对气井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气井的稳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3.2 注 N₂技术的作用机制与成效
注 N₂技术是解除水锁伤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注入的 N₂能够起到补能的作用,提高气藏的压力,促使气体更好地驱动孔隙内的液体向外流动。同时,N₂还可以在气水界面处形成阻挡,防止外来水进一步侵入,并且通过驱替和置换的方式,重构气藏的压力场和饱和度场,让那些被水锁困住的气能够重新被动用起来。在实际的气田开发实践中,合理安排注 N₂作业后,不少气井的水锁状况得到改善,气井的日产气量逐步回升,展现出良好的解除水锁伤害的效果,对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效益意义重大。
3.3 醇类药剂的使用情况与优劣分析
醇类药剂如甲醇、乙醇等也常用于解除水锁伤害。以甲醇为例,它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与水相互混溶,改变孔隙内流体的性质,降低液体的黏度,使液体更易于流动排出。而且醇类药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液界面张力,辅助解除水锁。不过,不同醇类药剂有着各自的特点,比如无水甲醇在降低界面张力和溶解性方面通常优于无水乙醇,但甲醇的毒性相对较大,使用时需要更加谨慎地做好防护及环保措施。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气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醇类药剂,以达到最佳的水锁解除效果。
3.4 压裂结合解水剂工艺的原理及优势
压裂结合解水剂工艺在改善气水渗流特征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大规模的压裂作业,可以在地层中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极大地增加了气体的渗流通道面积,降低气体渗流阻力。而与此同时,配合注入解水剂,解水剂能作用于裂缝及孔隙内的液体,进一步降低液体与岩石之间的吸附力以及液体的表面张力等,加速液体的返排,让气水渗流更加顺畅。这种工艺综合了压裂拓展通道和解水剂助力液体排出的优势,相较于单一的解除水锁方法,能更有效地恢复气相渗透率,提高气井产能,在气田开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水锁伤害研究对气田开发的意义
4.1 对气井产能提升的作用
深入研究气田开发中的水锁伤 文 产能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明晰了水锁伤害形成的具体缘 构等因素导致的气体流动受阻情况后,便可以针对性地采取 裂结合解水剂等解除技术。通过这些举措,能够有效疏 碍,使得气体可以更顺畅地从地层流向井筒,进而实现气井 因水锁伤害而产量低迷的气井,在实施了精准的解除水锁措施后,产能得到了显著 为气田的高效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
4.2 对天然气采收率提高的影响
从天然气采收率的角度来看,水锁伤害的妥善解决意义非凡。水锁伤害若得不到有效处理,大量的天然气会被束缚在孔隙中无法采出,导致采收率低下。而通过对水锁伤害形成机理的透彻研究以及解除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当前气井的生产状况,更能从长远角度提高整个气田的天然气可采储量。比如,在一些致密气田开发中,借助解除水锁伤害的技术手段,原本难以动用的天然气资源逐渐被开采出来,使得天然气采收率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气田的资源,保障了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与能源供应的持续性,也为后续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借鉴范例,推动整个气田开发行业朝着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气田开发中水锁伤害形成机理及解除技术的深入探究,明确了气藏特性、界面作用力、孔喉结构等因素促使水锁伤害形成,而诸如表面活性剂注入、注 N₂、醇类药剂使用以及压裂结合解水剂工艺等技术能有效缓解水锁伤害,提升气井产能与天然气采收率,为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当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持续深入研究。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更具针对性、环保且高效的新型解水锁药剂,优化现有解除技术的工艺参数与应用条件,同时借助先进的模拟技术更精准地预测水锁伤害情况,不断完善气田开发策略,助力气田开发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廖丽,欧宝明,陈君,等. 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储集层堵塞机理及解堵技术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2023,44(1):100-104.
[2] 吴若宁, 刘云, 成志刚, 等. 特低渗油藏钻井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及对策[J]. 非常规油气,2022,9(6):100-107.
[3] 刘 子雄, 李 啸南, 魏 志鹏 . 低渗 压裂 气井水 锁伤 害数值 模拟方 法研 究 [J]. 非常规 油气,2024,11(5):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