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作者

张平 于沐

富锦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富锦 156100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传统班级管理中,部分班主任过于侧重“管”,以规章制度强制约束学生行为,忽视思想教育与情感培养;也有班主任过度强调“育”,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导致班级秩序混乱。“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强调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注重学生品德、情感与价值观的塑造,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一、当前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与教育失衡

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未能把握好“管”与“育”的平衡,一些班主任相对来说比较依赖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需求,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紧张;而另一些班主任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情感的教育,在面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时缺乏必要的惩戒措施,使得班级纪律松散,管理缺乏权威性,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二)沟通方式单一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部分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以说教为主的,而且是缺乏倾听与互动的,这种单向的沟通方式使学生难以真正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实际需求,不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

(三)德育活动形式化

虽然学校和班级会组织各类德育活动,但部分活动存在形式化问题,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例如,一些主题班会只是简单地传达文件精神或进行知识讲解,未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难以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二、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奖惩机制

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例如,在制定考勤制度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迟到、早退的界定标准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学生对规章制度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制度内容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涵盖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确保班级管理有章可循。班主任还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机制是落实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对于遵守纪律、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奖状、给予物质奖励或在班级内进行公开表彰,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要根据情节轻重进行适当的惩戒,但惩戒方式应注重教育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例如,班主任可以采用写检讨书、参加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二)加强师生沟通与引导,注重倾听与理解

班主任应摒弃单一的说教式沟通,采用多样化的沟通方式。除了面对面交流外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比如微信、QQ 等与学生进行沟通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心理动态。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在班级群中分享学习方法、励志故事,鼓励学生留言交流;对于性格内向、不愿当面表达的学生,可通过私信进行深入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学会倾听,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不轻易打断或否定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班主任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注重活动的实践性与体验性

班主任在组织德育活动时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校园文明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维护、文明礼仪宣传等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意识;班主任还可以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让学生走进不同的工作岗位,了解职业特点与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目标。德育活动要避免流于形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班主任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例如,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感受进行分享,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增强感恩之心。

(四)强化家校协同合作,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除了家长会外,还可使用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周向家长发送一次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总结,每月与个别家长进行一次深入沟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来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班主任可以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并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加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理解与认同。

三、结束语

在“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高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师生沟通与引导,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强化家校协同合作,实现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高中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晓强.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渗透路径[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5):132-134.

[2] 于军洁 .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1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