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

郭灵凤

福建省南安市康龙小学 362342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从“算式工厂”到“问题实验室”—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驱动力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小学数学多表现为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项目式教学中,一改过去单一灌输模式,基于“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方案、亲身实践,从而解决问题。如“菜市场的数学”项目中,学生将买菜当成任务,自主设计预算方案、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算出“怎样才最便宜”等,学生“干中学”,探究欲望和积极性都高涨。

(二)数学不止有答案,更有过程——锻造学生综合实践与协同合作能力

项目学习是以合作学习、跨学科融合为特征,实施过程中是学生更多地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开展“规划校园小卖部”的项目研究,学生要开展数据的统计、绘制统计图、成本预算与空间测量,既要运用数学知识,又与小组成员通过语言沟通与协调,任务分配与实施,大大增强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为持续不断地学习奠基铺路。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从教室到菜市场——构建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入手,创设“有温度”的项目化学习情境。生活是课堂,也是数学的源泉,很多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教师在设置项目式学习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以生活中最常见的购物、吃饭、出行等为切入点,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带着任务去发现数学的存在。比如在学习“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生活预算”这些数学知识点时,不能通过例题、练习题进行单题练习,而是根据这方面的知识点设计“真实项目”——设计家庭购买计划、进行社区调查、编排生活账本,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完成和使用数学。

教师以项目“家庭采购计划”为例,将“制作采购预算表、设计采购单、整理商品信息等”几个教学过程组织成一个大项目任务(即一个项目任务——帮爸妈采购一周家庭物品),每个子项目任务紧密相连:① 首先回家采访爸妈平时的采购习惯和采购预算多少钱; ② 对近段时间超市商品价格进行调查,制作购物清单; ③ 围绕如何“省钱最”制订采购方案(如:比较两种品牌商品单价和购买打多少折,选择几种商品多少钱一元比较最便宜等),制作一份最佳采购清单。项目结束后,学生还需以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采购逻辑,并在班级分享成果与反思。

(二)让学生成为“小设计师”——融合多学科元素推动创造性解决

项目化学习强调跨学科学习,在小学的数学“综合实践”中不应局限于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应尝试赋予数学知识更大的创意场。结合数学和语文、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进行跨学科学习,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去从多学科视角的重新描述。在项目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在活动提供的主题、限制条件下的“有限场”鼓励学生的创造设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可以补充一些如预算成本、空间分配、设计说明书、几何图形等,帮助学生综合调动几何知识、语言文字、科技手段、美术技巧等要素。

在项目“建造梦想乐园”中,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小组选择一个不超过 2000 元的游乐园建造预算,设计一个有自己的特色的游乐园,查找游乐场设备的价格资料,并合理选择每一项设备摆放的位置,要兼顾游乐园的美观和适用性,画一张游乐园平面布置图。需要考虑面积计算和图形组合的相关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要兼顾不同设备的价位,还要利用简短的文字说明项目说明书,解释自己设计的意图、费用的分摊情况和使用者的对象。有的学生会利用手工材料或建模软件制作成3D 的模型。

(三)从任务驱动到反思提升——设计完整项目评价体系

项目式学习注重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进行学习,还应注重在活动结束后的经验总结。评价体系的合理设计,是项目学习能否转化,变成深度学习的关键。从项目的学习来说,至少包含有“确立任务—活动过程—任务完成—活动反思”四个环节,其中对于评价,不能简单地评定完成的结果正确与否,而是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创新思维的出现等。项目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同组互评、个人自评、教师评价、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在经验的总结、反思中发现问题、提出设想与目标。“过程性评价”的结论返回到教学和学习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拥有自我反思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项目学习及数学学习整体能力。

以项目“环保倡议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为了校园节能节纸,我们该怎么做?”进行数据调查与分析。以小组形式设计调查问卷,统计一周内各教室、各打印室、各办公室用纸数量,然后用统计图表呈现用纸频率的变化和用纸的用途分布,结合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估计用纸增长的趋势。结合实际问题得出调查结论之后,每一小组设计《校园节纸倡议书》,提出可以节约的改进方案如“使用双面打印”“把废弃的纸回收制作成再生纸”等。项目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用评价量表从分析数据的精确性、倡议内容的合乎逻辑性、条理性、合作等方面为评价内容,从这几个维度展开评分,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反思日记的写作,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行为和表现,自己在过程中的成就与不足。

三、结语

项目式学习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生动的教学载体,推动了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构建意义的转变。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融合多学科、设计合理评价机制,项目式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更促进了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今后,应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构建支持系统,使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建芬.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4.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J].亚太教育,2024(04).

[2] 刘路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3,(24):95- 96.

[3] 吴景荣 .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探索 [J]. 求知导刊,20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