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策略研究
张晓霞
神木市第十三幼儿园
引言
在乡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本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师应意识到渗透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紧密结合农村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与环境特点,巧妙地将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从而提升整体教育效果。
一、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意义
乡村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为能够从学前教育阶段启蒙他们的区域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时,应采取多种策略,将乡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当中,辅助幼儿学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民间活动等。通过此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对幼儿的心智思维进行很好的启蒙,同时可不断拓宽幼儿的思维认知视野,能够充分发挥出乡土文化的融入价值与意义,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营造出全新环境[1]。
二、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策略
(一)乡土文化中农作物生产元素的融入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时,教师可围绕乡土文化中的农业生产特点,将农作物等元素渗透到园本课程当中,开发“我是种菜小能手”“我是种地小能手”的园本课程活动,侧重引导孩子们辨识不同的蔬菜、农作物,使其能够根据自己日常食用的食物,以及所见所闻,学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蔬菜、农作物是如何生长出来的,很好地启蒙幼儿的乡村意识,使其能够认同乡土文化。
(二)乡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元素融入
乡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元素,如农作物、小动物、山峰河流、田园景色等,为此幼儿园可开发生态自然的园本课程,为幼儿们选择合适的自然绘本资源,辅助幼儿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理解自然绘本故事,如《风是什么颜色?》《蚂蚁和西瓜》《水果的秘密》《生命的故事》等。
在该类型的园本课程开发时,教师及家长们不仅需要挑选适合幼儿阅读的自然绘本读物,同时需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发表体会和感悟,并基于自然生态的教育绘本内容,教师可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加幼儿对自然生态科学探索的兴趣,以此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此举能够让更多的幼儿从认识乡村的生态自然风貌、认识生命的不同形式,从而逐渐形成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进而达到自然生态的园本课程开发育人预期目标[2]。
又如,在生态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田间动物的绘本故事,使其意识到瓢虫能够消灭害虫,蜜蜂可以作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从而使得幼儿初步认识到“瓢虫”“蜜蜂”都是益虫,并从中找出两种生物的共通性,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由此可见,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时,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认识到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启蒙幼儿形成良好的自然科学探索意识,另外,在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下,能够促进幼儿爱护动植物,发现乡村的生态自然美。
(三)乡土文化中人文风俗元素的融入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在农村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时,为使得乡土文化很好地融入园本课程当中,可将区域活动作为载体,选择适当的人文风俗元素进行渗透。鉴于幼儿心智思维成长规律的特殊性,教师基于区域活动进行教育引导时,应当使得区域活动中的乡土人文风俗元素“动起来”,带给幼儿一定的认知冲突,使其在游戏活动探索中学习了解。为达到此教学效果,教师应定期更换区域活动的人文风俗素材,并合理选择电子科技产品,为孩子们打造沉浸式的区域游戏活动环境。
比如,部分乡村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乡村人文风俗渗透到区域游戏活动当中,在以往的工作开展时,幼儿园的走廊区域是静态展示的“二十四节气”装饰墙,很多幼儿们只是偶尔驻足,好奇地打量着装饰墙上的不同人文风俗素材,但并未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求知。当一位教师发现此问题后,提出了让区域活动环境“动起来”的想法,旨在激发幼儿们对传统民族风俗的好奇心,使其在互动实践中了解二十四节气。为提高走廊区域环境空间的机动性,该教师提议在“二十四节气”装饰墙上增设旋转展板与磁贴地图,在幼儿的随手摆弄下,装饰墙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就会发生变化,在结果随机的认知冲突下,可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使其停留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了解其中的奥秘[3]。
为增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体验感,该教师认为在活动环境创设时,不仅让环境要素“动起来”,同时应当突出幼儿与活动环境之间的互动。为此,教师在“二十四节气”装饰墙的最下方预留一定的空白,将其设计为“我的新发现”便签墙,幼儿可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通过创意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认为的二十四节气,并将其粘贴在便签墙上。通过增强区域活动环境要素的空间机动性与幼儿的互动体验感,打破了区域活动环境素材静态展示的困境,使得乡土文化中的人文风俗元素很好地融入区域游戏活动当中,为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以乡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为例,阐述了如何将乡土文化有机渗透到园本课程当中,旨在说明幼儿园园本课程中融合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在今后的乡村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时,为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效果,应积极挖掘乡土文化,总结更多的乡土文化渗透经验,为幼儿创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本学习课程活动。
参考文献
[1] 卢思婷 . 将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路径 [J]. 家长 ,2025,(02):92-94.
[2] 金扬菁 , 肖菊梅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选择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23):90-92.
[3] 周鑫 . 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地方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 [J]. 新课程 ,202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