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技术集成与实践路径

作者

赵继荣

阿克陶县坤元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克州阿克陶县 845550

建筑施工阶段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为集中的时期,在确保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与生态友好已成为施工管理的核心课题。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绿色施工技术正向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践中,更加强调技术的协同集成与全过程控制,有效整合并落地绿色施工措施,已成为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技术集成策略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类型与特点

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涵盖节能减排、节材降耗、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节能方面,普遍采用变频空压机、LED 照明和智能配电系统,有效降低能耗。节材方面,通过 BIM 技术精准控制工程量,推广预制构件与钢筋套筒连接,减少材料浪费。水资源管理方面,建设雨水回收与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施工用水的分级利用,显著降低新水消耗。环境保护方面,设置感应喷淋与雾炮设备控制扬尘,选用低噪设备与隔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整体提升施工环保水平。

(二)绿色施工技术集成的原则

绿色施工的技术集成需遵循系统性、适应性、经济性和协同性四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绿色施工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从项目策划、设计、材料采购到现场作业和竣工验收,形成闭环管理链条[1]。适应性原则强调技术选择应与项目类型、气候条件和地区资源条件匹配,如干旱地区应优先配置中水回用系统,南方多雨地区则重视雨水调度管理。经济性原则要求绿色施工在控制投资成本的同时兼顾资源节约与环保效益,确保技术应用具备较短的回报周期和良好的性价比。协同性原则是指各类绿色技术间应统筹兼顾,避免操作冲突或资源重复投入,形成系统高效运行机制,如智能用电系统与 BIM平台协同联动,实现能耗预测与动态调控。

(三)技术集成的关键环节

绿色技术的集成应用关键在于前期策划目标设定、施工组织设计融合、施工过程监控与成效评估机制建设四个方面。首先在项目前期,应通过绿色专项策划会议明确施工绿色化指标,包括能耗密度、水耗强度与废弃物回收率等指标,目标需量化并纳入项目绩效体系。其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将绿色施工技术嵌入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中,例如布置封闭式材料堆场、设置绿色加工区、合理分区施工路线等。施工过程中应依托物联网与智慧工地平台,实现能耗、水耗、噪音、扬尘等绿色指标的实时监测、联动预警与数据可视化管理。最后,绿色绩效评估需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实施绿色施工打分排名制度,激励各班组落实绿色管理措施。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路径

(一)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构建

有效的绿色施工实践依赖于健全的组织体系与管理机制。项目需设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下设绿色技术执行与监督部门,明确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工与考核机制。同时,编制《绿色施工管理手册》,细化绿色材料使用规范、能耗管理制度、扬尘治理标准等操作规程。通过组织岗前培训、技术交底与季度绿色评比活动,强化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与技能水平,确保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落实到位。

(二)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路径设计

绿色施工的实施路径应从策划开始,贯穿材料采购、工艺选择与技术部署全过程 [2]。制定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细化绿色施工措施、技术路线与考核标准,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中使用高强钢筋替代普通钢筋、铝合金模板替代木模具,模板周转次数可提高至150 次以上。绿色材料采购方面,依据《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识》优选一级绿色建材,如低碳水泥、再生钢材、无醛板材等。在设备选择上,采用静音电锤、太阳能移动照明灯塔、电动高空作业平台等设备,提高施工节能水平与环保性。依托BIM 技术实现管线综合排布、构件预制计划与安装流程优化,避免交叉作业与重复施工;智慧工地平台则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终端联动喷淋系统、照明系统,实现绿色工地智能控制。

(三)绿色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全过程质量控制是绿色施工集成技术落地的保障[3]。在施工准备阶段,应通过绿色技术交底与现场样板展示明确绿色工艺标准;在施工阶段,关键工序需设立“绿色样板点”进行过程控制与对标检查,如钢筋加工场的集中除尘装置、模板脱模剂的环保配比及施工围挡的绿植覆盖率等。通过施工日志记录与分项验收制度,实现绿色技术过程数据闭环记录。智慧监管平台应支持能耗、水耗、噪声、扬尘数据的历史趋势分析与异常追溯,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竣工阶段则应开展第三方绿色绩效评估,依据《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对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材料使用效率、污染防控等项目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形成完整绿色施工闭环。

(四)典型工程项目的实践案例分析

以某超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为例,该工程全面应用绿色施工集成技术,项目施工区域部署雾化喷淋管网系统与移动雾炮联动平台, PM2.5 控制水平维持在 40~50μg/m3 之间,符合绿色施工环境标准。结构施工阶段采用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等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现场浇筑量减少 22% ,施工周期缩短近 30 天,模板使用率提升近 300% 。全场布设能耗监控终端 68 个,实现施工用电的分类计量、分项分析与趋势预警,电耗控制较同类工程降低 12% 。平台还集成人员定位、机械调度与车辆通行系统,提升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效率。该项目最终获得“国家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认证,成为技术集成与实效提升的典范案例。

三、绿色施工技术集成面临的挑战与优化路径

(一)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绿色施工技术集成在实践中仍面临多重障碍。首先,标准与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规范,导致技术实施缺乏依据。其次,绿色技术初期投资较高,如环保材料、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对资金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而言推行困难。第三,项目参与方对绿色理念理解不一,协同管理不足,影响集成效率。最后,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尤其在 BIM、智慧工地、绿色建材识别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制约技术的深化应用。

(二)优化绿色技术集成的策略建议

为提升绿色施工技术集成水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设立专项资金,对采用绿色技术的项目给予补贴或税收优惠。二是加快完善绿色施工标准体系,明确关键技术指标与验收规范,提升实施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绿色技术的适应性与经济性。四是建设全过程协同管理平台,整合设计、采购与施工资源,提升集成效率。

总结: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系统集成与高效应用,是实现节能减排、提升施工品质与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科学集成绿色技术、优化施工管理体系并完善标准政策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环保绩效与资源利用效率。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协同管理,推动绿色施工向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敏 . 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工程科技 ,2024,3(22):13-15.

[2] 姜潍 .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居业 ,2024,(10):49-51.

[3] 郑晓华 .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江苏建材 ,2024,(04):113-114.

作者简介 : 赵继荣 (1992.10.7),性别 : 男,民族 : 汉,籍贯 : 甘肃,学历: 本科,中国石油大学,研究方向: 建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