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文化推动、精神指引》
蒋惠兰
上海市徐汇区科技逸夫幼儿园 200237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他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一系列政策和精神的指引,为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了精神引领、确立了价值标杆。
一、党建引领下的园所文化建设的现实挑战
作为一所转制园,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挑战,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意识到通过党建引领,用文化凝聚教职工人心和力量,传承和发展我园独特的“四真”精神在推动园所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于漪教育思想,在原有的“四真精神”(真心对孩子,真诚对同事,真切对工作,真情对学校)基础上创新发展成新“四真精神”即“真心对幼儿、真诚对家长、真情对同事、真切对工作”为核心的基础上,用文化和党建双轮驱动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养好、凝聚力和干劲强的“于漪式”教工团队,来推动园所科学管理和保教质量提升,这一实践探索,既体现了党的最新精神,也回应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四真”精神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
于漪作为中国教育界的典范和文化内涵建设的指引,她强调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需求是精神成长,即应当有坚定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教育使命感。在精神成长方面,教师必须具备“思、学、做”的能力:即要思考、不断学习并付诸实践。所以我们将“四真”和于漪精神相融合提出了“胸怀四真,做有责任、有使命的好老师”。通过“回顾-研究-重塑”文化主题活动,重新思考、调研并定义了“四真”精神的内涵,以此形成教师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文化,使其更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新“四真”内涵具体表现在:真心对幼儿:以儿童的视角,满足儿童的需求,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伙伴;真诚对家长:以平等合作的关系,真诚倾听每个家长的心声,形成良性的沟通氛围;真情对同事:以乐观开放的心态,包容并接纳彼此,发现彼此的优点,发自内心的为他人考虑;真切对工作: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每一件小事,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踏实进取。
特别是“真心对幼儿”,强调教师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与这一点相辅相成,强调教师要将教育责任与使命感融入日常工作,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我园通过“四真”文化建设,推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贯彻党的精神,落实于漪教育思想,通过对幼儿、家长、同事和工作的责任感,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三、多维党建活动促进教师思想与专业成长
通过多样立体式党建活动凝聚人心,打造和谐奋进的团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强调“思、学、做”的结合,提升了党员和教工的精神成长、师德师风和团队凝聚力。
1.零距离关怀、促进身心和谐。通过“零距离”关怀活动全方位帮助教职工保持身心健康。包括“发现零距离”“关怀零距离”和“对话零距离”等,为生活困难的员工提供及时的慰问,定期开展“温情下午茶”,教工们在轻松的环境中畅聊生活、分享心得。不仅提升了教工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了教工的归属感。
2.主题式分享,提升精神成长。以典型案例为切入口,开展如“学礼仪、塑形象、强素质”“学于漪、做新时代大先生”“争做优秀共青团员”演讲等活动,通过主题讲座以案例讲述来交流,在学礼仪、用礼仪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职业梦想,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
3.体验式团建,增强团队凝聚力。在“四真”引领下,开展丰富的体验式团建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教职工之间的理解与情感交流。如,结合妇女节、端午节、教师节开展DIY制作等文娱活动,感受团结和创造的快乐。举办“心理讲座”和团队一日游,通过心理疏导和集体活动传递“四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4.专题式学习,促进师德建设。定期组织“四真”背景下的专题学习,通过“学名师、忆初心,做四有”沙龙,以及“师爱沙龙——我的教育格言”展示,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反思和践行。这类学习不仅加强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还为全园师德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党建指导下的教师管理体系与考核机制
在党建引领下,园所建立了公平透明的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四真”精神融入考核标准中,促发了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和职业发展。
1. 科学诊断与优化组织架构,构建高效管理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并结合园所实际发展需求,按需设岗、职责明确,形成更适合学校长期发展的科学管理网络。同时,紧密结合“四真”精神内涵,新增多项与“四真”精神落实密切相关的制度,如《教职工文明公约》《幼儿园职业道德实施细则》等。既体现了园所的文化价值,也为教师行为和职业道德规范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保障了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 对标国家标准,确保政策合规与制度引导。围绕国家纲要和政策文件,开展了系列学习培训,邀请法律顾问为教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确保教师的职业行为与国家标准接轨。同时将这些法规与“四真”精神进行了匹配,为更好地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与职业道德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教职工更加清晰和理解践行“四真”精神中的核心价值。
3. 赋权赋能,建立公平透明的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推行了自下而上的民主讨论机制,赋予教职工更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特别是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和修订。还优化了《骨干评选制度》和《人事聘用制度》,确保“四真”成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促使教工间形成良性竞争,激发积极性和职业自觉性,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提升。
五、党建引领下的校园文化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
1. 师生共建,打造充满爱与创造力的校园文化。以文育人,尊重师生个体,凝聚集体智慧,积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与改造。全园组织“我心中的幼儿园”画展,让孩子和教师以各自的视角,表达对理想校园的愿景。师生的建议得到了实际落实,通过校园的基础设施改造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愿望,也为教工创造了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2. 发挥教师潜能,推动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我园秉持于漪老师强调的教师的精神成长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通过“博采众长”的机制,鼓励教职工自主竞聘上岗,充分发挥教工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园所发展的协调统一。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多名教师被评为市教书育人奖、区骨干以及在市、区级专业比赛中获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证明了个人努力与才能的释放,更体现了“四真”精神在园所文化中的深度贯彻落实。
3.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荣誉的实现。在“四真”精神的指引下,我园不仅实现了教师个体的成长,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通过尊重和发挥教职工与学生的智慧,我园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足球特色校、市(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区)家庭教育示范校、区平安校园示范校和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于2023年创建为市一级园。这些成就正是“四真”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尊重师生合作共建的结晶。
我支部坚持文化立园、党建强园的策略,树立了“做于漪式好老师”的榜样,成功推动了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和园所跨越式成长。将进一步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而不懈努力。
蒋惠兰+1982年5月+女+上海+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学校管理与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