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业设计的思考

作者

段江涛

濮阳市第三中学 河南 濮阳 457000

一、综合与实践作业的理论价值与实施路径

(一)项目学习的本质特征

综合与实践作业的形式,可以是主题式学习,也可以是项目式学习,但初中阶段综合与实践主要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着重于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其核心在于通过有机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及科技领域中的实际问题。1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本里有个“校园沙盘”的项目。学生们要先去实地量一量学校的尺寸,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用模型把校园的样子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用到数学里学的坐标系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这个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对大小、距离的感觉,还能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也能培养团队精神。

(二)核心素养的培育逻辑

综合与实践作业挺有意思的,它不像传统的作业那样重复做题,而是通过有趣的活动来学数学。比如“设计五星红旗”这个活动,学生们要用到数学里的比例知识,比如怎么让国旗的长宽看起来协调,还要用到几何图形,像黄金矩形这种很美的形状。他们还得了解五星红旗背后的文化,比如红色代表革命,五颗星代表团结。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学会怎么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锻炼建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这种作业方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反复刷题的模式。学生们在一个真实的情境里,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建模,再验证和优化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跨学科整合的实践策略

1. 数学 + 人文艺术:比如“话说黄金矩形”这个项目,学生们会去研究黄金比例在很多著名建筑和画作里的应用。比如,像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它的设计里就藏着黄金比例,看起来特别和谐。还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里的很多细节也用了黄金比例,让人看着特别舒服。通过这些例子,学生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美,他们还会了解这些建筑和画作背后的历史文化,这样就能更深入地理解黄金比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厉害。

2. 数学 + 科学技术:在“探索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个项目里,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单面纸带(就是莫比乌斯带)。通过这个过程,他们能明白拓扑学(一门研究形状变化的数学)里的一些基本道理。比如,这个纸带只有一个面,一条边,很神奇吧!然后,他们还会发现,这个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很有用。比如工厂里的传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的形状,就能让传送带的两面都均匀磨损,用得更久;还有北京的凤凰中心,它的建筑结构也是循环的,看起来很酷,其实也是用了类似的原理。这样一来,数学和实际的工程技术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3. 数学 + 生活实践:在“绘制公园平面图”项目里,学生们要用比例尺、坐标系和测量工具,再结合地理知识,把公园的样子画出来。这个过程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业的典型项目设计

(一)设计五星红旗:数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

1. 项目任务:探究五星红旗的长宽比例关系(长 : 宽 =3:2 ),运用黄金分割原理分析五角星的几何构造;同时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理解红色象征革命、五星象征团结的文化内涵,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国旗方案。

2. 核心素养:涵盖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爱国主义情感等多方面。

3. 实施路径:学生通过折纸、尺规作图等多种方式验证黄金矩形与五角星的几何关系,结合详实的历史资料撰写设计报告,实现“在做中学”与“在学中悟”的有机结合。

(二)探索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数学与拓扑学的深度对话

1. 项目任务:自己动手做一个莫比乌斯带,看看它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的奇特样子,琢磨琢磨为什么这种纸带剪不断,背后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再想想它在现实生活里的用处,比如工厂的传送带为啥能用得更久,或者建筑设计里为啥会用到这种结构,分析分析它在工程里的好处。

2. 核心素养:包括空间观念、创新思维、跨学科应用等。

3. 实施路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如沿中线、三等分线剪开莫比乌斯带),记录实验现象并尝试推导出相关规律,结合北京凤凰中心的建筑案例,撰写心得体会。

(三)体育运动与心率:数学与健康管理的紧密联结

1. 项目任务:自己动手做实验,测一测在不同运动强度(比如慢走、快跑)时心跳的变化,然后找出心跳次数和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结合一些生理学的知识,分析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根据这些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2. 核心素养:涉及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健康意识等多个维度。

3. 实施路径:学生们先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用运动手环记录数据,然后用折线图、散点图这些统计图表来分析数据,最后写一份详细的健康报告。

(四)绘制公园平面图:数学与地理空间的有机整合

1. 项目任务:学生们先去公园实地量一量各个地方的大小和位置,然后用比例尺、坐标系和几何图形的知识(比如算多边形的面积)把公园的平面图画出来。接着,结合环保知识,设计一个绿化方案,比如种什么树、种在哪里,最后算一算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2. 核心素养:涵盖测量能力、空间想象、社会责任感等。

3. 实施路径:学生分组完成实地测量,使用 CAD 软件或手工绘图,提交包含比例尺说明、功能分区及成本预算的完整设计方案。

三、结语

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业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路径。通过项目学习与跨学科整合,学生在具体的真实情境中得以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质的跨越。这种作业形态的变革,不仅是对新课标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为学生搭建了从“学数学”走向“用数学”进而“体会数学价值”的实践桥梁。教师应立足学情,不断创新设计策略,让数学作业成为联结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坚实桥梁,才能真正让数学核心素养在学生的探究足迹与思维火花中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汤进水 . 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 [J]. 本刊视线 ,2025.

2. 夏玮炜.“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思考[J]. 学苑教育 , 2024.15

注:本文系 2024 年度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CJYC2403zy09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