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研究

作者

覃瑜婵 吴锋霞

广西贵港市覃塘街道第三初级中学 537100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传统的作业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如选择题、简答题等,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感。

(二)缺乏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

部分作业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影响了学科的教学效果。

(四)作业评价机制不完善

作业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标准答案为依据,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化,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

(三)加强实践拓展,培养综合素质

1. 联系生活实际:将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消费侵权行为,并提出相应的维权建议。

2. 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式作业,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如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庭审过程,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优化作业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 多元化评价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2.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作业的完成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作业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进步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作业特点,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特见解和努力程度等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结语

(一)关注学情,分层设计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例如,对于学优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探究性的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等,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学困生,则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简单应用,如背诵、默写、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等,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二)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1. 实践作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实践作业,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角色扮演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作业:安排一些小组合作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调研和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3. 个性化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作业选择。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制作手抄报、录制短视频、创作诗歌等方式来展示自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所以,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时政热点,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这里,材料的筛选对吸引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军学胡同里的文化有很多,为了贴合实际教学需要就要对各种素材进行大胆取舍。通过介绍军学胡同的传统文化,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华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优化至关重要。通过关注学情分层设计、丰富作业形式、加强实践拓展以及优化作业评价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业设计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衍青 . 简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0):138-140.

[2]杨丽娜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3(28):123-126.

[3]韦小萍 .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3(16):52-53,56.

[4]吴玉蓉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3(1):58-60.

本文为贵港市教育科学 ' 十四五 ' 规划 2023 年度课题《“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2320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