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疗愈视角下增强听障学生自信心的策略研究
向倚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416000
由于听力受损,很多听障学生在表达自我方面存在障碍,学生缺乏自信心,往往容易在学习、生活及今后社交中处处碰壁。所以特教学校舞蹈教学的开展,要将身体运动和心理疗愈结合在一起,以舞蹈教学提高听障学生健康品质。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化律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听障学生积极展示自我。
一、重视学科融合,促进听障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的智能是多元的。在对听障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打破单纯的语言智能开发的局限,通过舞蹈将音乐、语言、身体运动、情感表达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为听障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带动听障学生多元智能均衡发展。这是帮助听障学生建立积极自我认知,提高听障学生自信心的有益尝试。在学科融合过程中,教师还能通过精彩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听障学生带来更加精彩学习体验,从而为听障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
首先,在对听障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探索舞蹈语言与美术绘画的创新性融合,引导学生在记忆舞蹈动作的同时,通过色彩、线条的综合应用,描绘舞蹈的姿态,并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绘制创编独特舞蹈,加深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学生展示舞蹈动作的精彩瞬间,通过直观的影像,增强学生学习自信。融入AI 绘画形式,可让学生输入自己的创意,生成精彩画面。这种学科融合育人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让听障学生多角度感受艺术魅力。
其次,舞蹈教学可以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身体语言和文学语言充分融合,鼓励学生通过精彩舞蹈来诠释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并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加自己的特色创意,通过诗朗诵与舞蹈的结合,帮助学生以身体语言精准传递文学作品独特情感。
其次,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体育动作的锻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热身动作,提高身体柔韧性。针对部分学生腰腹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仰卧起坐、卷腹等针对性练习。这种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持续锻炼,塑造学生优美体态的同时,极大地增强学生身体的力量感,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二、发挥舞蹈疗愈功能,美化学生体态增强自信心
在舞蹈疗愈视角下,对听障学生进行舞蹈的针对性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个性心理。通过舞蹈这种非语言形式,与听障学生深入沟通,让他们通过舞蹈来表达自由的真我,并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模仿、练习,让学生将舞蹈蕴含的独特美感有效理解,并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趣,这样才能让听障学生从内心深处散发自信光芒。
首先,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身上存在的弯腰、驼背、含胸、耸肩等不良体态,重视加强舞蹈动作的规范性练习,让听障学生系统学习舞蹈课程。在站立、坐姿、行走中,学会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这样可以让听障学生自然地保持良好姿态。通过持续练习,可以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可自然而然保持良好体态,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次,舞蹈动作丰富多元,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学生身体柔韧性。长期进行舞蹈训练,能让听障学生的身体线条更柔美,体型更匀称。这也是让听障学生身体更健康,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心理体验的有效方法。
第三,持续地进行舞蹈,能让学生气质得到有效地提升。古典舞蹈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舞可以展现出自信、洒脱的气质。所以通过舞蹈练习,可以让学生审美水平、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气质更卓然。
三、以社区展演打造展示平台,促进听障学生社会融入
对听障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还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展示平台,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一些文艺演出活动。将学生精心排练的舞蹈节目搬上舞台,让他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锻炼舞蹈技能,培养听障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特教学校可以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文艺汇演,让他们表演精彩的舞蹈节目,获得观众的掌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给予眼神的鼓励。这样可以为听障学生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提供机会,还能在舞蹈表演中实现听障学生与民众情感沟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舞蹈表演被尊重。这样可以通过社会大家庭,温暖听障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为学生今后社会融入奠定坚实基础。在学生的付出得到认可后,还能进一步激励学生不断地自我提升,让他们在舞蹈学习中树立更高远的目标,这也能带领听障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总之,舞蹈疗愈视角下对于听障学生加强舞蹈教学,要以学科融合,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塑造学生积极阳光心态。通过持续的舞蹈练习,纠正学生不良体态,提高听障学生气质修养,同时要打造展示平台,让听障学生积极深入社区展示自我,与群众有效沟通。这样才能发挥舞蹈疗愈作用,帮助听障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自信心。今后教师在舞蹈疗愈课程开发中,还要进一步探索更多创新性形式,为听障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石媛芳 . 探索艺术与体育学科融合的教学新模式 [J]. 教育界 ,2025, (18): 95-97.
[2] 田庞华 , 唐瑞林 . 美育浸润背景下中国传统舞蹈教学路径研究[J]. 匠心 , 2025, (06): 30-32.
[3] 张世文 . 文旅谱写育才新乐章——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性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J]. 文化产业 , 2025, (18): 139-141.
[4] 李霞 .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中的跨学科融合研究》.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 第四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摘要)集——学校体育Ⅱ(专题报告). 陕西榆林高新区第二小学;,20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