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赵雪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4团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方法:2023.1-2024.2,以内科100例慢性病为对象,经抽签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n=50例)、观察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n=50例)。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慢性病实施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病;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管理;健康教育模式;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
慢性病是以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为主的常见病[1]。这些疾病难以根治,需长期治疗与管理,故患者医疗负担、护理需求增加[2]。其中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不仅具有常见、高发特点,还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高度重视有效控制,才能延缓疾病进展速度,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文章简单概述慢性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1-2024.2,以内科100例慢性病为对象,经抽签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男女各32例、18例,年龄50-72岁(61.43±4.52)岁。观察组:男女各30例、20例,年龄51-72岁(61.79±4.59)岁。对比两组资料,不存在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密切监测病情,指导患者饮食,指导患者运动,安抚患者情绪等。
观察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1)加强教育:通过图册、讲座、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慢性病宣传教育,在患者就诊、复查、随访时主动解答疾病相关问题,提高知识掌握度。结合患者个体特点,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教育,如年龄较大患者以通俗易懂座谈会、好理解教育视频、社区讲座、医护人员耐心解答等为主。完成疾病基础教育后,主动了解患者生活模式,结合患者生活习惯实施进一步教育,包含饮食、作息、睡眠等,实现教育针对性。(2)用药管理:反复强调无医嘱不要随便使用其他药物,严格按照医嘱准确使用药物,保证药物的应用有效性与安全性。结合患者所用药物类型,主动普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列举有效防治方案,让患者做好不良反应防治准备。鉴于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不好,结合患者最新医嘱,联合患者一起制作用药提醒闹钟、用药提示卡、用药记录表等,让患者在多重提醒下准确用药。(3)多方支持:鉴于患者病程漫长,疾病对身心均造成一定影响,故需提供多方支持。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提供充足的家庭关怀、家庭支持,改善家庭氛围,减轻患者患病、治疗压力。结合患者疾病类型,指导患者参加同类疾病交流会,同类患者互相分享治疗经验、自己的故事,逐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社交活动,避免患者长期居家产生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两组知识掌握度(经内科慢性病知识调查问卷获取)与护理满意度(经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取)。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统计比较指标。
2·结果
2.1两组知识掌握度 见表一。
2.2两组护理满意度 见表二。
3·讨论
慢性病是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周期较长的疾病,这些疾病会对躯体功能、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3]。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对象,以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为主[4]。慢性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存在,均会诱发一系列症状体征,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故在治疗期间必须加强护理。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属于复合干预模式,可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从多方面着手调节患者的生活模式及生活行为,促使患者健康生活、健康行为,消除外界环境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可知,慢性病实施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可提高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赵文慧,孟佳丹,周芷伊,等.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21(1):117-121.
[2] 万晓珍,程小燕,汪迎春,等.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用药知信行的影响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21,37(12):1135-1138.
[3] 魏黎,周蓉,包蓓,等. 基于格林模式的三维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2021,42(20):42-45.
[4] 韩冰,苟莉. 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慢性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方法与效果[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2024,5(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