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董姝 伊婷婷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431
当下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电子技术已深度渗透至各行业,社会对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民办高校是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阵地,承担着为行业输送众多优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线性代数作为关键数学基础课,在电子技术诸多方面应用广泛。产教融合把产业需求与教学紧密相连,可让民办高校教育精准对接市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适用性,故而研究此背景下二者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一、产教融合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产教融合让民办高校院校可及时洞悉电子技术行业动态与企业实际需求,据此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让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如此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契合企业岗位要求,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借助与企业合作,学生能投身实际生产项目,将线性代数和电子技术知识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实践操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企业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能营造优良实践环境,助力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搭建起民办高校院校教师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教师借此深入企业,掌握行业新技术与趋势,把实战经验融入教学以提升质量。同时,企业技术骨干可来校兼职授课,传授实用技能经验,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二、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融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一)为电子技术提供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为电子技术筑牢数学根基。其中矩阵、向量等概念在电子技术的信号处理、电路分析、控制系统等多领域广泛应用。像信号处理里,借助矩阵运算实现信号变换分析;电路分析时,构建线性方程组求解电流电压。学生掌握线性代数,能更优地理解和运用电子技术。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线性代数逻辑性显著,学习它能有效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电子技术问题繁杂,要求学生有出色的分析、解决能力。学生借助线性代数学习,掌握运用数学手段对电子技术问题抽象建模,进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高效地剖析并找到解决办法。
(三)促进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
电子技术持续演进,对数学工具的需求水涨船高。线性代数与其他数学学科交叉碰撞,为电子技术创新开辟新径。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线性代数作用关键。着重培养学生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融合的能力,能为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当前民办高校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
题
(一)课程体系衔接不畅
目前,民办高校线性代数和电子技术课程往往是独立设置的,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沟通。线性代数课程注重数学理论的教学,与电子技术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电子技术课程则侧重于技术操作和实验,对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体现不足。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践教学不足
民办高校院校虽重视实践教学,可实际执行时问题频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当下企业实际需求偏差较大,针对性、实用性严重不足;教学设备老化严重且数量短缺,难以支撑学生实践;师资方面力量薄弱,教师鲜少有企业实践经验,难以给予学生有效实践指导。
(三)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目前,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层次,如建立实习基地、
开展短期培训等,缺乏深度的合作机制。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这导致产教融合的效果不明显,无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技术行业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对线性代数和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将线性代数中的相关知识融入到电子技术课程中,如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增加信号处理的矩阵运算、电路分析的线性方程组求解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电子技术的同时,掌握线性代数的应用方法[1]。同时,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线性代数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者融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立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更新陈旧设备,引进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软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2]。同时,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
(三)加强产教融合深度
建立深度的产教融合机制,加强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成立由企业专家、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3]。此外,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五、结论
产教融合背景下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民办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深度等改进策略,能够提高民办高校线性代数与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民办高校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民办高校教育的支持力度,为产教融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钱蕾.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高数教学模式设计 [J]. 科技风, 2024, (33): 102-104.
[2] 胡晓进 . 基于产教融合的电子技术实验室建设分析 [J]. 集成电路应用 , 2023, 40 (03): 200-201.
[3] 王兴伟 .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教改的探索与研究 [J]. 新课程 , 2023, (06): 79-81.
作者简介:
董姝,(1993 年12 月),女,汉族,籍贯:,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密码学,
伊婷婷,(1991 年 3 月 ),女,满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化学,
课题基金项目情况:
2024 年教学 ( 管理 ) 改革项目:民办高校线性代数与电子工程契合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XJGY202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