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

张慧敏 赵一 张梦璇 马佳赫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110000

引言

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机匣不仅承载着复杂多变的力学环境,还需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特别是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其加工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寿命。高温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但同时也具有难加工、易变形的特点。因此,研究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加工工艺,对于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结构特点与材料特性

为了适应航空发动机对多种用途的需求,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结构设计极为复杂。首先高温合金机匣的直径较大,由于其薄而大的结构特点使得机匣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还需保持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为了保证与导向器叶片等零件的良好装配,机匣内表面的粗糙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般要达到 Ra0.8μm 另外,为了配合导向器叶片等部件,机匣圆周上布置了许多径向螺孔,其定位与尺寸精度均需达到规定要求。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常用的材料是高温合金,该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耐高温腐蚀及抗疲劳性能。高温合金的组成元素主要包括铁 (Fe)、镍 (Ni)、钴 (Co)、钛 (Ti) 、铝 (Al)、铬 (Cr)、钼 (Mo)、钨 (W)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铁基、镍基和钴基三种。

二、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

(一)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数控加工技术因其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中。通过对刀具路径及刀具用量的程序设计,可以实现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高精度加工。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对于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加工,通常采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加工。在五轴联动数控铣削时,刀具可以沿任意方向进行切削,避免了刀具与工件的干涉,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另外,五轴联动数控技术还能有效地减少夹具的数量,降低夹具的错误率,从而极大改善了机匣的制造品质。

(二)加工变形的控制

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在实际生产中容易出现塑性变形的问题,严重地降低了零件的外形精度和表面质量。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控制。首先,要对加工顺序和走刀路线进行适当的规划。在切削时,要对基准曲面进行切削,然后再对其它曲面进行切削;先进行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先对主表面进行处理,再对次表面进行处理。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选择合适的走刀路线,以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及切削热。其次,要对零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减少残余应力,改善零件的刚度。采用退火、淬火等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零件表面的残余应力,从而改善零件的刚度和稳定性。

(三)高效切削技术的应用

高效切削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地改善切削效果、减少切削费用的方法。在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效切削技术来提高加工效率。其中,大进给量切削、干式切削都是高效切削技术。大进给量切削能有效地改善加工效果,减少加工费用,但在加工过程中要兼顾切削力与耐用度。干式切削能有效地减少切削液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但也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降低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对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应结合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高效切削技术。比如,在粗加工时,为了改善切削效果,可以使用大进给量切削;在精加工阶段可以采用干式切削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的优化方法

(一)合理划分加工阶段

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加工过程应合理地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四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去除大部分余量,为后续加工提供基础。在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加工中,粗加工不仅要求快速去除材料,还要确保加工面的初步平整,为后续工序创造有利条件。(2)半精加工阶段:在半精加工阶段,需要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并完成次要表面的终加工。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减小加工余量,提高加工面的精度。(3)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是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加工中的关键环节。此阶段要求确保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通过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参数,实现机匣的精密加工。(4)光整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是对精加工后的机匣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处理和优化,以获得更高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这一阶段通常采用抛光、研磨等方法,确保机匣表面达到最终要求。

(二)优化切削参数

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它们直接影响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以及加工表面质量。优化切削参数可以显著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切削参数优化模型。设计多因素多水平正交实验,系统研究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参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硬化的影响。接着,根据实际情况和优化目标,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如试验法、有限元分析法或智能优化系统等。再按照选定的优化方法,进行实验或模拟,收集相关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切削参数优化模型。最后根据模型结果,调整切削参数,直至达到优化目标。

(三)选用高性能刀具

在选择高性能刀具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刀具的切削性能、可靠性和精度。切削性能是影响高温合金机匣工作效率与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而可靠性和精度则直接关系到加工零件的质量。在粗车加工阶段,要选用具有高切削强度和高耐用度的刀具。如具有 80 °顶角的 CNMG 或具有 90 °顶角的SNMG 刀片,它们与高温合金的加工性能相适应。另外,陶瓷车刀也是粗车和半精车加工中的理想选择,其高速加工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加工效率。而在精加工阶段,应避免使用直径很小的刀具进行所有部位的加工,因为这样的刀具加工效率非常低。正确的做法是针对零件的不同性能,选择合适的刀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与球面切削相比,带底刃圆角的铣刀加工效率更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精加工领域。

(四)采用辅助支撑

辅助支撑在机匣加工中主要起到增强零件刚性、抵抗切削变形的作用。对于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而言,由于其尺寸大、壁薄,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切削力和热应力的影响,导致零件变形。通过增加辅助支撑,可以有效分散切削力,减少零件变形。辅助支撑的位置应根据机匣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变形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应在可能变形较大或受力较大的部位增加辅助支撑。同时,支撑点的数量也应适中,过多会增加装夹难度,过少则无法有效控制变形。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有限元仿真等方法来预测加工变形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的辅助支撑位置和数量。辅助支撑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实心支撑、可调支撑、橡胶支撑等。在选择时,应根据机匣的材料、形状、尺寸以及加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于高温合金材料,应选择能够承受高温和切削力的支撑类型,支撑的表面应光滑、平整,以避免对机匣表面造成划伤或压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加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相关科研人员应深入研究高温合金材料的切削机理和加工特性,合理选择刀具,设计切削参数,优化加工顺序,加强冷却润滑,以此有效解决加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加工效率。未来,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大直径高温合金机匣的加工工艺将进一步优化,为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