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策略
额其尔喜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 616453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实施,整本书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群被明确提出。新课标强调通过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整体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仍面临诸多困境:阅读时间难以保证、阅读过程缺乏指导、阅读效果难以评估等。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与现状分析
整本书阅读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首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阅读经验。与单篇文本相比,整本书包含更丰富的内容、更复杂的情节和更立体的人物形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形成整体的文学感知能力。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记忆、理解、分析、评价等多种认知能力,这对思维品质的提升大有裨益。
其次,整本书阅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提出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都能在整本书阅读中得到有效培养。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表达技巧;在理解复杂内容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在品味文学作品时提升审美能力;在接触多元文化中增强文化认同。
然而,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明显不足。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将整本书拆解为知识点进行传授,导致阅读过程碎片化。阅读指导上,缺乏系统的方法指引,学生面对长篇作品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评价机制上,多以简单的读后感或测试题为主,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阅读收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项目化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的契合性
项目化教学与整本书阅读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从学习特征来看,整本书阅读本身就是一项长期的学习项目,需要学生规划阅读进度、解决阅读困难、完成阅读任务,这与项目化学习强调的 " 做中学 " 理念高度一致。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完成整本书阅读的脚手架,使这一复杂的学习任务变得可操作、可评估。
在目标达成方面,项目化教学能够有效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多维目标。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实现内容理解、语言积累、思维发展等目标。项目成果的多样化呈现方式,也为学生展示阅读收获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实现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的目标。
从教学组织角度看,项目化教学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系统的实施框架。它将原本可能松散随意的阅读活动,转化为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按照项目化学习的要素,设计驱动性问题、规划项目流程、提供学习支持、组织成果展示,使整本书阅读教学更加规范、有效。
三、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策略
设计高质量的项目是实施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的关键。首先要确定适切的项目主题,主题应来源于作品的核心价值,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例如,在《西游记》阅读项目中,可以围绕" 成长" 这一主题设计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及其现实意义。
其次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好的驱动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其深入阅读文本。问题设计要避免过于简单或宽泛,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思辨性。比如在《骆驼祥子》阅读项目中,可以提出 " 祥子的悲剧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造成的 " 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观点。
项目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可以根据作品特点和学生水平,设计阅读笔记、人物分析、情节改编、主题研讨等不同类型的任务。任务安排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信息提取到理解分析,再到评价创造,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要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任务选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当的挑战。
四、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将整本书分解为若干阅读阶段,明确各阶段的阅读目标和任务。可以采用阅读进度表、打卡记录等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方法上,要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思维导图、摘要等工具进行深度阅读。
建立持续的过程指导机制至关重要。可以定期组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阅读体会,讨论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如理解障碍、兴趣减退等。可以设计一些辅助活动,如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组建阅读小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技术支持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可以利用数字化阅读平台记录学生的阅读轨迹,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建议。通过在线讨论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打破时空限制。多媒体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项目成果,如制作数字故事、创作电子书等。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丰富项目成果的表现形式。
五、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的评价策略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确保项目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评价设计要体现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投入度、任务完成质量、合作表现等方面,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习日志、同伴互评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则侧重对学生最终成果的评价,要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从内容理解、思维深度、表现形式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要引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机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教师参与评价,提供多角度的反馈意见。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注重发展性,不仅要指出不足,更要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创新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采用展示汇报、作品展览、戏剧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阅读成果。评价标准要体现差异化,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发展性目标。特别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的完美程度。
六、结论
在新课标背景下,项目化教学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通过精心设计项目主题和任务,提供持续的过程指导,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显著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项目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真正沉浸在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中,获得语言、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优化教学设计,使整本书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
参考文献:
[1] 沈燕 .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教学研究 [J]. 名师在线 ,2024,(35):8-10.
[2] 焦晓萌 .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D]. 青海师范大学 ,2023.DOI:10.27778/d.cnki.gqhzy.2023.0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