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马莆苡
湖北天地云地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1. 引言
工程测绘在工程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为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提供了准确的地理空间数据。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数据处理效率不高,空间分析能力不强,成果表达简单,很难适应现代工程建设中高精度,高效率的测绘要求。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平台,它整合了地理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展示功能,能够高效地整合来自多个来源的测绘数据,从而实现对空间信息的深入挖掘和高效应用。将 GIS 技术引入到工程测绘当中,既可以对传统测绘模式进行革新,又可以对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2. 在工程测绘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运用
2.1 在数据采集环节中运用
在工程测绘中,数据采集是第一步,而 GIS 技术则为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多元化手段与高效管理。传统的测绘数据采集往往依赖于全站仪和水准仪,所获取数据大多是点的离散信息。通过将 GIS 技术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遥感(RS)等先进技术相结合,我们能够迅速地收集大规模和复杂地形的数据。比如利用无人机遥感与 GIS 系统相结合,可以快速地获得工程区域高清影像及三维点云等资料,并可以直接导入到GIS 平台中进行处理。
2.2 运用数据处理环节
工程测绘的数据量巨大且种类繁杂,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存在着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GIS 技术以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将测绘数据自动化和精准化。从数据转换角度来看 ,GIS 对各种数据格式转换都有支持,能够把不同装置收集到的非标准化数据变换成统一的格式,有利于数据整合分析。就数据编辑而言,GIS 为其提供了大量编辑工具,可以对所收集的点线面等空间数据实现修改,拓扑关系构建以及属性录入等功能,保证数据精度。
2.3 在空间分析环节中运用
空间分析是 GIS 的核心功能,也是其在工程测绘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的关键。利用GIS 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深入地分析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空间分布,从而为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道路工程测绘为例,通过 GIS 坡度分析和坡向分析等功能可以对线路沿线地形难度进行评价并对选线方案进行优选;水利工程方面,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对水库淹没范围进行了判定,可为移民安置及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此外,GIS 的网络分析功能能用于工程管网(例如,给排水管网,电力管网等)的规划,分析管网的连通性、负荷能力等,确保管网布局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4 将结果可视化环节运用其中
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工程测绘成果是否得到明确表达是非常关键的。GIS 技术可以把繁杂的测绘数据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打破传统纸质地图局限性。通过 GIS 可生成三维地形模型、专题地图(例如,地质灾害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等,直观呈现工程区域的空间特征。同时 GIS 在动态可视化支持下,可以模拟出工程施工期间地形地貌变化情况,例如道路施工对于周围地形的影响以及建筑物施工后空间分布情况。可视化成果既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解与利用,又为项目决策会议和公众参与提供了明确的演示材料并促进了沟通效率的提高。
3. 在工程测绘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显著的应用优越性
3.1 提升测绘效率
GIS 技术使工程测绘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自动化,一体化,显着缩短测绘周期。传统的测绘,数据处理需要人工输入并进行运算,费时费力,容易出错;并且 GIS 系统能够自动的完成数据的转换,编辑以及分析等工作,减少人工的干预,增加工作效率。举例来说,在大规模的工程测绘项目中,运用 GIS 技术能够将数据处理所需的时间减少超过50% ,从而确保工程能够准时进行。
3.2 提高数据精度
GIS 系统以标准化数据管理与精准空间分析算法有效地促进工程测绘数据准确性。在数据采集阶段,综合运用 GIS 和 GNSS, 遥感等技术手段,所获取数据的误差较小;数据处理阶段具有拓扑关系检查和自动纠错功能以降低人为误差;空间分析阶段采用科学算法保证分析结果精度。高精度测绘数据给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工程返工危险。GIS 技术可以对多源数据进行集成和深度分析,对工程决策起到综合和科学的辅助作用。通过全面分析工程区域地形,地质和环境 ,GIS可以产生多个方案,进行比较评价,辅助决策者筛选最优方案。以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例,利用 GIS 可以对地块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设施及其他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从而为投资决策奠定基础。这种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方式降低了决策主观性与盲目性。
4. 在工程测绘应用中,地理信息系统所遭遇的难题及其解决方法
4.1 面对的问题
GIS 应用于工程测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技术上讲,一些工程测绘单位所采用的 GIS 软件功能丰富,很难适应复杂工程测绘需要;同时 ,GIS 与其他测绘软件(如 CAD)的兼容性有待提升,数据交互存在障碍。在人才方面,不仅精通 GIS 技术,而且对工程测绘业务也比较熟悉的复合型人才不足,致使 GIS 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数据层面上,测绘数据标准化程度较低,各区域,各工程数据格式及精度存在显着差异,从而影响了 GIS 系统高效应用。另外 GIS 系统维护更新费用昂贵,一些中小测绘单位难以承受。
4.2 应对策略
加大对 GIS 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促进 GIS 软件功能升级与兼容性优化,研制出适合工程测绘专用模块;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以高校专业建设和企业在职培训为抓手,培养出既有技术又有业务的优秀人才;制定工程测绘数据统一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处理与存储过程,保证数据兼容性与可用性;政府与行业协会可以采取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扶持中小测绘单位 GIS 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以减少应用成本。同时加强 GIS 技术应用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广成功的经验,促进GIS 在工程测绘领域中的推广应用和深化。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测绘领域的运用,为传统的测绘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在提升测绘的效率、增加数据的精确度、优化决策支持以及加强数据共享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尽管面临技术、人才、数据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标准建设,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随着 GIS 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工程建设向智能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工程测绘行业向更加优质的阶段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高峰 .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现代农业研究,2021,27(8):69- 70.
[2] 郭勇君. 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 乡村科技,2020(10): 12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