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声乐技巧的创新与应用
王娜
乐山师范学院
摘要:声乐是一门艺术学科,不仅仅需要演唱者能够全面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现代声乐的技巧,不断刻苦磨炼自己的技艺,才能更好地演绎声乐作品。而随着现代声乐技巧的不断发展,声乐技巧也呈现出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的特点,如何对现代声乐技巧加以创新和应用,也成了越来越多人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从声乐技巧的内涵、现代声乐技巧分类出发,探讨了呼吸技巧、咬字吐字技巧、共鸣技巧等现代声乐技巧的应用策略,并提出了现代声乐技巧创新与应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现代声乐技巧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声乐技巧;创新;应用
引言:
现代声乐技巧已经进入到成熟化发展的阶段,西方专家和学者在现代声乐技术层面,对呼吸技巧、发声技巧、咬字技巧、共鸣技巧有着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也为现代声乐技巧的优化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如何在既有的声乐技巧上推陈出新,为更多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声乐形式与声乐技巧,也成了越来越多声乐表演者需要广泛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将对现代声乐技巧的创新与应用展开全面的探讨。
一、声乐技巧的内涵
我国声乐技巧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在民间逐步探索,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融入声乐艺术表演中,形成了昆曲、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这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声乐技巧。而随着新时代的全面到来,艺术歌曲、新民歌、西洋唱法等多种声乐技巧的应运而生,也进一步丰富了声乐演唱的种类和形式,声乐演唱的题材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声乐技巧的传承、创新也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声乐技巧作为声乐技术的核心所在,要求有着更加细致、精确的演唱方式,需要不断地练习、优化和完善。如果一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缺乏任何声乐技巧的融入,那么这首歌曲自然难以表现出应有的艺术美感和舞台效果。然而仅仅依靠技巧而忽视了情感表达,也将出现卖弄技巧的问题,这也就需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创新应用现代声乐技巧,确保演唱技巧与歌曲的审美意境、情感表达完美统一,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优化和应用现代声乐技巧[1]。
二、现代声乐技巧分类
(一)呼吸技巧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所在,想要获取良好的表演效果,就必须掌握调整呼吸的技巧。呼吸作为演唱过程中气息控制的基础所在,在表演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有效的呼吸控制方法、歌唱呼吸技巧,才能更好地演绎歌曲过程,确保声乐演唱的魅力得到充分呈现。呼吸技巧的运用也能让演唱者更好地分配自己的体能,保持良好的演唱状态,从而使其能够灵活应对舞台中多种不确定因素。
现代声乐表演中,呼吸包括了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等多种呼吸形式,这些呼吸形式都要求歌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现代声乐的呼吸技巧。举例而言,在需要运用快吸快呼的呼吸方式时,如果呼吸技巧难以得到有效掌握,就会导致气息难以平复,无法达到自然放松的歌唱状态,导致歌曲的舞台表现力难以达到预期。在声乐训练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呼吸技巧的训练,在演唱过程中,以更加自然、正确的呼吸方式,更好地展示声乐作品的旋律与意境,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有些歌曲中有着多次的情感变化,如果表演者缺乏呼吸技巧的合理运用,就会导致歌曲失去应有的舞台表现力,歌曲在情感表达上也会相对平淡,缺乏灵魂,难以感染观众。可以说,呼吸技巧不仅仅是声乐技巧的基础,也是情感表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现代声乐技巧的应用中,也应该做好呼吸技巧的训练,才能为歌唱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咬字吐字技巧
声乐与文学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声乐相对于其他音乐类型的独特之处所在。字正腔圆一直都是现代声乐技巧对咬字吐字的基础要求。从现代声乐技巧的角度来看,演唱过程中咬字吐字需要用到多种发声器官,包括喉部、口腔、鼻腔和咽喉等,而想要更加完美地呈现声乐,就需要保障多种器官的和谐统一,从更好的发声、咬字与吐字。很多人在开展声乐训练中,在进行元音练习时,声音较为统一,高低音的转化更加流畅,然而一进行辅音训练,声音就缺乏应有的统一性。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过度关注咬字的清晰度,导致其注意力被转移,各个发声器官较为僵硬,导致发出的声音难以达到珠圆玉润的效果。也有些人忽视咬字吐字技巧的练习,过度强调声音的流畅性,却忽视了语言内涵的传递,导致其歌曲难以深入人心。
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对咬字吐字都有着一定的重视,强调的是咬字吐字的清晰性,而这种技巧也是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完善的。可以利用双唇的力量将发出的字迸发出来,也可以利用舌与牙齿的瞬间爆发力将字发出,也可以将字头咬住缓慢过渡,跟随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让口腔打开,然后发出声音,也可以短暂地将字收在口腔之中,以此更加生动地刻画音乐的形象。这些技术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结合声乐表演的具体内容,合理地进行技巧的应用。在咬字吐字技巧应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汉字的发声问题,做好语句层次的处理,确保吐字咬字达到协调统一的要求,更好地展示歌曲的语言内涵,从而带动观众欣赏歌曲的兴趣,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如果在声乐表演中,过度追求音色之美却忽视了咬字,就难以为观众更好地塑造音乐的意境,在这种前提下,自然难以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而这也就需要演唱者能够反复地对咬字吐字技巧进行练习,以此更好的演绎声乐作品的文本,传达作品的内涵与情节,从而全面呈现出声乐表演的魅力。
(三)发声共鸣技巧
人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较为微弱,音量较小,在现代声乐中被称为基音。而在歌唱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更加丰满与圆润,这也是发声共鸣腔体带来的影响。所谓共鸣,指的是发出声音的一方,因为振动产生了声音,声音的声波再次放射到其他物体上,从而引起的共振,让声音的音量得到提升。而从声乐表演的角度来看,演唱者在歌唱过程中,声带发出的声波会传递到胸腔之中,从而发出宽厚的音色,这种音色更适合应用到庄重的音乐氛围中;咽喉部位作为声波放射过程中第一个共鸣体,其音色更加明亮,适合应用到果断、坚决的情绪表达中。口腔作为歌唱过程中应用最多的共鸣腔,则起到的是连接的作用,任何作品的表达都需要口腔共鸣,这也是歌唱的重要载体。鼻腔则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一般适用于较为开阔且明朗的声音,鼻腔共鸣会让声音更加自然,让音色更加优美。在实际练习中,需要声乐表演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共鸣器官,将其调整到更加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发出统一协调的声音,从而确保舞台表演效果达到预期。
在现代声乐技巧中,发生共鸣技巧要求演唱者不能仅仅使用一种发生共鸣器官,需要充分调动全身共鸣器官,使其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要调动各个发声共鸣器官协调分工,保障其完美结合,才能让发声共鸣技巧完整地体现,从而更好地展现歌曲内容。随着现代声乐技巧的进步,发声技巧也更加科学与规范,能够有效地推动舞台表演效果的提升,而声乐学习者也应该将演唱技巧作为歌唱学习的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
三、现代声乐技巧创新与应用的策略
(一)融入情感表达技巧
对于现代声乐表演而言,对于演唱者的文化素养及艺术素养的要求较高,优秀的演唱者不仅要掌握现代声乐技巧,同时也要投入自己充沛的情感。声乐表演本身就是情感的表达,这也是现代声乐的灵魂所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在现代声乐表演中,需要依靠作品的文学性、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进行情感表达。对于现代声乐而言,仅仅进行呼吸技巧、发声共鸣技巧、咬字吐字技巧进行训练,已经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需求,因此需要从情感表达技巧的训练角度出发,不断创新现代声乐技巧的应用方式。演唱者需要深入了解作品产生的年代,历史背景,分析其人文内涵及作者的创作目的,将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表演过程中,让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逐步转化成为声乐审美的艺术形象,从而更好地与观众进行心灵沟通。
在现代声乐技巧训练中,也应该尽量控制对歌曲情感表现力的追求,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控制歌唱者的情绪。如通过声乐技巧运用中缺乏情感表达,就会导致整个演唱过程过于空洞与乏味,难以打动观众,而过度的情感表达则会导致观众对作品内涵难以深入了解。只有掌握好情感表达技巧,才能让表演者声情并茂地演绎歌曲[2]。
这也就要求表演者在实际训练中,要从技术角度处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深度体会作品的强弱规律、节奏快慢,探寻应该通过怎样的技巧表达出良好的情感内涵,同时也应该以个人阅历对作品内涵进行深度解读,明确其中蕴含的气韵,以这种方式锻炼自身情感表达技巧,从而让声乐表演内容更加严谨且具有层次感,这也是现代声乐技巧创新与应用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处理技巧
随着现代化声乐的发展,在声乐技巧中也应该融入音乐处理技巧。所谓的音乐处理技巧,即结合实际情况,对音色、表演、歌曲进行处理的方式,确保个人表演与音乐本身要表达内容有机融合,更好地演绎歌曲。要根据演唱难度进行音色的处理,做好创作背景、剧情发展、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要根据人物形象,结合谱面要求灵活地进行音乐处理,要通过音色的调整,防止出现对人物情绪表达失误、情感表达与声乐技巧失衡的问题。对于音乐的处理,则是应该分析音乐歌词的含义与语音特点,在声乐训练过程中不断朗读,培养良好的歌唱语感,保障语感与乐感达到全面平衡的要求。要对音乐织体进行充分分析,精准的把控声乐作品中的主要音乐元素,要对乐句加以透彻的理解,对自己演唱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围绕着个人的想法,对作品的认知,表演舞台加以个性化的表演设计。举例而言,有些表演者可能存在着气息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刻苦训练呼吸技巧之外,也应该在合理范围内调整不同乐段的演唱速度,在充分呈现音乐情感内涵的同时,对音乐作品加以个性化调整。在进行音乐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伴奏的旋律、节奏、作品曲式、和声进行综合分析,在严格遵守谱面要求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二度创作,从而保障个人能够更好地演绎声乐作品。另一方面,表演者也应该从音乐处理的角度出发,对舞台表演进行合理的设计,这也是现代声乐技巧创新应用的重点所在。舞台表演设计能够为表演者提供最大化的创作余地,要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舞台设计中,结合个人的情绪、技巧练习情况、语言、音色和表演需求,进行舞台创设,让个人声乐表演的神情、动作、声音都与舞台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才能更好地演绎出声乐作品。
(三)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式发展
声乐作为一门较为古老的音乐表演形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而从技术层面来看,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技巧相差甚远,不同的声乐形式也组成了绚烂多姿的声乐技巧体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呈现出融合式发展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声乐技巧更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吸收传统声乐技巧的优势和特点,将其引入到现代声乐技巧的练习中,从而推动现代声乐技巧的创新式发展。
传统声乐技巧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是一种原汁原味且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底蕴的艺术,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境,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其特点、风俗习惯与对生活的愿望。而作为现代声乐表演者,也应该对传统声乐技巧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究现代声乐与传统声乐融合式发展的有效对策。传统声乐在技巧上,更加突出原汁原味和民族本身的风格与特点,在技术上,并不强调现代声乐技巧中的呼吸技巧、共鸣技巧和咬字吐字技巧,而是以生活化的演唱方式,与民间音乐组成有机的整体,而现代声乐也可以将其作为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注重呼吸技巧、共鸣技巧和咬字吐字技巧的同时,探索将各个区域语言、原生态演唱方法融入现代声乐技巧中的有效途径。要在突出时代性、技巧性的同时,更关注声乐本身的艺术特征、群众特征和文化特征,在传统声乐中引入合理的声乐结构和旋律,并更注重发声技巧,提升歌曲演绎的自然性。在音乐处理上,也可以引入地方性的传统乐器,突出歌曲的线条感,从而为传统声乐技巧与现代声乐技巧的融合式发展提供良好的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声乐技巧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应用,才能保障现代声乐技巧的优化和完善,而本文在论述了现代声乐技巧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入情感表达技巧、音乐处理技巧、促进传统声乐技巧与现代声乐技巧融合式发展等多种创新现代声乐技巧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现代声乐技巧的全面创新和合理应用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锡玮琳. 声乐艺术中的声乐技巧分析[J]. 戏剧之家,2023(18):102-104.
[2]张敏楠. 民族声乐艺术与声乐技巧融合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