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徐小丽
梅州市丰顺县实验小学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或主题任务,带动学生融入学习过程,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鉴于此,本文立足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探讨了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包括提出驱动性问题、完善活动形式、做好总结评价等,旨在实现自主、合作及探究目标,提升小学生学科素养,保障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
引言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综合与实践”虽然十分亮眼,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部分情况下教与学停留于形式层面,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降低了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参与度,影响其综合能力提高。该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教学开展中必须联系学生实际,促进其思维发散,引领其学习探究,从而提高其本学科综合能力。
1提炼驱动性问题,指向核心知识
通过数学问题可体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充分发挥核心知识桥梁作用,真正建立联系。因知识点具有碎片化特点,并且解题技巧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学生难以加深对核心概念的认知,欠缺对通用方法的把握。对此,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中,需加强渗透重点思想方法与核心概念,设计具有驱动作用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例如,在《交通与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设计以下情境:学生观察图片“小东上学去”,随后教师询问学生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看看是否能够得到答案。全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1]。同时教师巡视,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指导。结束小组讨论后,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各小组同学共同讨论。采用情境创设方式,引导学生提出具有驱动作用的问题:(1)小东家离学校多少米?(2)若小东中午回家吃饭,要走多少米?(3)小东家楼层为6楼,如果每上一层用14s,那么1min内可以从一层走到家吗?通过提出驱动性问题,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可有效解决问题,领悟交通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2丰富活动形式,体验方式变革
在项目式学习中,主要涉及对知识和行动等的规划与践行,而在特定内容方面,采用一般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灵活使用教材,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年、月、日》教学活动开展中,多数学生已大体了解该课程基本内容,并且有的学生脱口而出“拳头记忆法”,表现出对“纪年法”等概念的好奇与兴趣[2]。譬如学习“年、月、日的秘密”时,应为学生提供以下材料:
贝贝的生日是2月29日,10岁只过了2个生日。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上材料提问,比如在说明孔子年龄时为何大数在前,或者在对宋庆龄的介绍中世纪怎么解释等。并且,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小调查员的角色,说明符合解决上述问题。教学活动开展中,若是采用讲授教学模式,可能使课堂成为教师主场,虽然教师的讲授激情似火,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若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真正为其答疑解惑,并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体会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强其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动力。这样一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将焕发生机,保证教学设计合理,提高学习趣味性。
3总结评价,深化项目认识
在小学数学的项目式学习中,通常教学评价以学生课堂表现为重,并非最终结果。针对表现性评价而言,主要涉及学生具体使用本学科知识的情况,需做到自主解决问题。所以,基于项目式学习下对学生评价时,教师需合理利用表现性评价,以此综合评价其学习全过程。其一,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渗透“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将其践行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注重学生主体性,整合其课程目标、学习任务以及解决方案,将三者实际完成情况作为关键性评估数据,从而得出综合性评价结果。其二,与教师相比,在项目式学习评价中应着重凸显学生主体性,不仅需要自我反思,还可以对他人作出评价,每一名学生均需参与评价,互动、合作中改进项目流程设计,培养其逻辑批判思维[3]。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教学活动开展中,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下,该课程的重点为认识和体会轴对称、平移及旋转,了解轴对称图形;提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已知图形的一半与对称轴,能够描述出图形的另一半;对于简单图形,可以判断其平移后的图形。项目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理解轴对称图形运动的特征:(1)平移:平移后图形与原图相似,形状大小不变;图形本身不影响平移结果。(2)旋转:旋转后图形与原图相似,形状大小不变;图形本身不影响旋转结果。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习成果为重,而且还要将学生课堂表现记录作为主要评价参数,以确保评价全面、客观。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式学习下,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可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加强利用该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创设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根据真实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式,从而提高小学生本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赖剑华.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 (34): 150-153.
[2]陈静. “综合与实践”视域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方法[J]. 天津教育, 2024, (29): 7-9.
[3]佘晓媛.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模式研究——以“综合与实践”领域为例[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 (26): 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