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林凤军
中国共产党宁城县委员会党校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0242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作为党的理论宣传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其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当前宣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明确宣讲目标与内容、创新宣讲方式、提升宣讲队伍能力、强化理论武装、构建立体化平台、注重实践导向以及加强制度保障等策略,以期为推动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创新路径
一、引言
理论宣讲是基层党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它对于提高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宣讲内容陈旧、宣讲方式单一、宣讲效果不佳等。因此探索新时代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宣讲效果、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准定位宣讲目标与内容,紧密贴合干部群众实际需求
在基层党校的理论宣讲工作中,精准定位宣讲目标与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不仅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准确把握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还要密切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确保宣讲的主题和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宣讲工作不应脱离实际,而应紧密围绕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展开,确保宣讲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符合党的理论要求,又能解答群众心中的疑惑。通过这样明确而精准的宣讲目标与内容设定,的宣讲工作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大大提高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创新宣讲方式:结合新媒体技术拓展宣讲渠道
步入新时代,基层党校在理论宣讲工作中应积极拥抱变革,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力量,创新宣讲方式,进一步拓展宣讲渠道。具体而言,可以着手建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定期发布宣讲内容,组织在线互动讨论,以此提升宣讲的时效性和覆盖面,让党的声音更快更准地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借助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等线上工具,可以开展远程宣讲和培训活动,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此外,还可以巧妙结合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将理论宣讲巧妙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使宣讲内容更加贴近人心,增强宣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党的理论成果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提升宣讲队伍能力: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宣讲队伍作为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核心力量,其整体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宣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其理论素养和宣讲水平,是推进宣讲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确保他们在宣讲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理论知识,让干部群众听得懂、学得会。此外还要鼓励教师深入基层、了解实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等方式,让教师更加贴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从而增强宣讲工作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这样的宣讲才能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深入人心,为干部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理论教育资源。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宣讲队伍,为宣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五、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在基层党校的理论宣讲工作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基层干部群众,是提升宣讲工作水平的关键。要系统学习党的理论体系,从党的历史脉络中把握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党的理论精髓。同时要密切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政策走向,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确保宣讲内容始终与党的最新理论保持同步。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可以引导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帮助他们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的宣讲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六、构建立体化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宣讲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理论宣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基层党校应积极构建立体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体系。在线下方面,要不断完善宣讲场所和设施,提升宣讲环境的舒适度和便捷性,为干部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宣讲服务。同时,还要注重线下活动的组织和策划,通过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在线上方面,要加强线上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线上宣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宣讲内容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影响。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讲体系,为干部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宣讲服务。
七、注重实践导向:深入一线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基层党校在理论宣讲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导向,将理论宣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宣讲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要通过“四下基层”等实践活动,深入一线、贴近群众,真切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盼,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解决难题。同时,要将宣讲内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深入剖析当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这样的宣讲不仅能够增强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更能激发他们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和动力。通过注重实践导向,推动理论宣讲工作与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八、加强制度保障:健全党校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
为确保理论宣讲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开展,基层党校必须重视制度保障的建设与完善。首先要建立健全党校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明确宣讲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分配,确保每一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细的宣讲计划、明确宣讲人员的职责分工、规范宣讲流程等内容,为宣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对宣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或评估机构,对宣讲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宣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确保宣讲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实效。通过加强制度保障,不仅能够推动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还能激发宣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宣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凝聚人心,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九、结论与展望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明确宣讲目标与内容、创新宣讲方式、提升宣讲队伍能力、强化理论武装、构建立体化平台、注重实践导向以及加强制度保障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未来,基层党校应继续加强理论宣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姣平.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的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索——以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大众文艺,2023,(21):219-222.
[2]肖全俊. 关于当前基层党校理论宣讲工作的思考[J]. 长江论坛,2021(5):93-96.
[3]刘小平.创新开展“四下基层”深入一线服务群众[J].群众,2024,(02):12-13.
作者简介林凤军1976.11 男 汉 内蒙古赤峰市 本科 讲师 政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