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不同产地花生原料含水量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及验收标准优

作者

吕君瑜 程小敉 张鹏远 曲璐璐 李万鑫 王晓妮 穆树旗(通讯作者)

烟台市大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64118

引言

花生是重要油料与经济作物,储存时的品质维持始终是产业关注重点,不同产地自然条件与生产工艺,让原料含水量差异明显,这直接关系储存稳定性。含水量失衡,既易引发霉变、酸败,也会降低后续加工利用价值,依照产地特性,找出含水量与储存稳定性的内在联系,确立科学合理验收标准,是解决花生储存难题、保障产业效益的关键。

一、不同产地花生原料含水量差异及储存中存在的稳定性问题

(一)不同产地花生原料含水量的具体差异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花生,生长时降水不多,收获后自然晾晒,原料含水量一般不高,果仁偏硬,外壳干燥易脆,南方湿润多雨地区的花生,持续降水影响下,即便人工烘干,含水量仍超北方,果仁饱满,手感偏润,外壳有一定韧性。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花生生长时水分蒸发快,收获后含水量属中等,在南北之间,果仁硬度和外壳状态也呈相应过渡特征。

(二)储存过程中常见的稳定性问题表现

花生原料含水量偏高时,储存的环境里便容易滋生出各类霉菌,果仁的表面会慢慢浮现出白色或是绿色的霉斑,还会伴随着一股明显的刺激性异味,部分果仁的内部也会出现颜色改变的现象,渐渐失去原本应有的自然色泽。含水量过低的话,果仁在储存的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就很容易破碎,完整的比率会大幅下降,果仁中含有的油脂会因为过度干燥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自身的风味逐渐变淡,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哈喇味,含水量不稳定的花生原料,在储存期间还会出现结块的情况,进而对后续的取用操作和加工处理过程造成影响。

(三)含水量差异与储存稳定性问题的关联

南方高含水量花生原料,相同储存条件下,霉菌滋生速度比北方低含水量的快得多,霉斑和异味出现时间更早,涉及范围也更广,北方低含水量花生原料,霉菌滋生风险较低,储存周期延长,果仁破碎和油脂氧化问题会更突出,频繁搬运或温度波动大的环境里,这类问题表现更明显。高原地区中等含水量花生原料,储存中各类稳定性问题出现时间与严重程度,处在前两者之间,能看出含水量和储存问题存在梯度关联。

二、产地环境对花生原料含水量的影响及与储存稳定性的关联机制

(一)气候条件对花生原料含水量的直接影响

降水频率与强度决定花生生长时的水分吸收量,长期多雨地区的花生,植株根系吸水充分,果实发育中积累的水分难快速散发,原料基础含水量偏高,干燥少雨区域的花生,灌浆期依赖有限土壤储水,果实内水分积累少,收获时初始含水量较低 [1]。空气湿度影响花生收获后的脱水速度,高湿度环境延缓水分蒸发,原料保持较高含水量;低湿度环境加速水分流失,推动含水量下降。

(二)土壤特性与花生原料含水量的内在联系

土壤保水性不同,对花生果实水分状况影响明显,黏土类土壤保水能力强,能持续给花生供水,果实含水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沙质土壤保水性弱,水分易渗透流失,果实发育时常轻度缺水,最终原料含水量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间接作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可调节水分供给节奏,让花生果实水分积累更均衡,原料含水量波动较小。

(三)产地环境与储存稳定性的关联路径

高降水、高湿度地区的花生含水量偏高,储存时更易满足霉菌生长所需水分条件,加速微生物繁殖引发霉变,促进脂肪酶活性提升,让油脂酸败速度加快,干燥地区的低含水量花生,储存中果仁组织紧密性下降,抵御机械损伤的能力变弱,破碎后暴露的表面更易接触氧气,氧化反应随之加剧 [2]。土壤条件调控着原料含水量的均衡性,影响储存中水分转移的速度,改变各类变质反应的发生进程,见图1 所示:

图1 产地环境对花生含水量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的思维导图

三、基于产地特性的花生原料含水量验收标准构建

(一)不同产地验收指标的差异化设定

湿润多雨的产地,要把含水量上限控制当作核心指标,结合当地霉菌容易滋生的特点,同步加入霉菌孢子的检测要求,借双重指标来约束高水分带来的储存风险。干旱少雨的产地以含水量下限为基础,补充果仁完整度的检测标准,防止因过度干燥造成加工品质下降,高原过渡产地要综合考虑含水量区间和环境适应性,制定出既具弹性又有针对性的中间指标体系。

(二)多维度验收方法的整合应用

物理检测法借助快速水分测定仪获取基础数据,配合感官评估来观察外壳的硬度、果仁的色泽等具体状态,以此形成直观的判断结果,化学分析法专门针对高风险产地,检测其中脂肪酸值等可能存在的变质指标,为储存稳定性提前发出预警 [3]。环境关联法将产地的年均降水量、土壤类型等相关数据纳入辅助评估中,建立起原料特性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优化验收标准的适用范围。

(三)验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长期跟踪数据库,记录不同产地原料在储存过程里的品质变化情况,定期去分析含水量指标和实际储存效果之间的匹配程度,为标准修订提供可靠依据。结合产业加工需求出现的变化,像榨油用与食用花生各有不同要求,对验收指标展开针对性的微调,加强产地和储存环节的信息联动,依据气候变化造成的原料特性波动,及时更新临时性验收标准,确保其一直与实际情况相适配。

结语:

不同产地花生原料含水量有差异,这直接关联储存稳定性,气候、土壤这类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依照产地特性构建差异化验收标准,借多维度方法整合与动态调整,能有效应对霉变、氧化之类的储存问题,为品质保障提供支撑。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可细化产地环境和含水量、储存稳定性的关联模型,让验收标准精准度更高,加强跨区域数据共享与协作,推动形成更普适的行业规范,帮助花生产业储存环节提质增效,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原料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于淑慧 , 朱国梁 , 牟小翎 , 等 .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40(08):74-79.

[2] 王殿轩, 刘磊, 黄依林, 等. 影响花生果安全储藏的环境因素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 ,2022,48(03):31-38.

[3] 林煜春 . 花生种子不同含水量低温贮藏对其种子活力及幼苗的影响 [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