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研究

作者

徐建国 鲁煦

无锡行知科技学校 江苏 无锡 214135

摘要: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使社区居民能够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面临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区教育课程教育方式落后等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创建智能化教育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创新社区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策略,以期促进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为江苏省社区教育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功能重塑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2024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JSS-C-2024022 ) 阶段成果。

一、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创新教育模式、丰富社区教育内容与形式以及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科技赋能,开创教学新模式。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中以AIGC等智能技术为引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智能化升级。从而精准定位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学习效率与满意度,还推动了社区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激发了科技赋能教育的潜力。

其次,为学习者提供实践学习机会,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智能化背景下,江苏省社区教育通过更新教育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并重等多种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者通过实践学习,实现思维、动手、解决问题等能力提升。

最后,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面对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社区教育通过智能技术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支持。同时,通过教育资源整合还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升级,满足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从而为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社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二、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难以支撑智能化教学模式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社区往往拥有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质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然而,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社区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难以支撑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从而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仅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机会和效果,还制约了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社区学习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教学

随着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社区学习模式已难以满足其需求。当前,许多社区教育机构仍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还难以满学习者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社区教学模式落后,缺乏新型教学模式引入

传统的社区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已经逐渐普及。但是当前江苏省社区教育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缺乏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应用。从而导致社区教育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无法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四)社区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

高质量的社区教育有助于提高居民素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升居民综合素养。但是目前江苏社区教育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社区教育质量存在差异。此外江苏省不分社区教育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导致社区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估。从而使得社区教育机构无法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难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方案。

三、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策略

(一)平台构建:创建智能化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动态管理与精准推送

为了解决江苏省社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新时代江苏省社区教育应运用智能技术,创建智能化教学平台,重塑教育功能,以满足新时代社区居民教育需求。首先,搭建大数据分析系统。社区教育管理者应运用大数据系统全面收集并整合课程资料、教师信息、学习进度等社区内的教育资源数据,为智能化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其次,信息精准化推送。社区教育管理者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社区居民的学习行为和兴趣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智能算法精准预测居民的学习需求和偏好,进而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精准匹配与动态管理。再者,开发智能化的资源管理系统。社区教育机构应运用智能化系统进行资源自动化分类、存储和更新教育资源,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数据,智能调整资源的推荐策略,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获取到最新、最相关的教育资源。同时,强化平台的互动性和社交性,鼓励居民在平台上分享学习心得和资源,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学习社区,从而通过社区内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升居民学习效果。

【案例】江苏某社区推出了“慧学通”社区教育智能平台,旨在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平台采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构建,集成数据挖掘(Data Mining)算法,实时分析社区居民的学习数据,包括课程偏好、学习进度等。通过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模型,平台能精准预测居民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动态推送。此外“慧学通”还具备智能化的资源管理系统,能自动化分类、存储教育资源,并根据资源使用情况和居民反馈,智能调整推荐策略,确保居民获取最新、最相关的学习内容。

(二)个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形成持续学习

社区居民由于兴趣、能力、学习基础、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中应立足居民需求,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使居民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实现自身能力不断提升。首先,构建全面的学习者画像。社区教育管理者应通过智能化平台全面收集居民学习时长、课程完成度、互动反馈等学习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为每位居民构建精准的学习者画像,以反映居民的学习风格和进度,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切的学习建议,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次,开发个性化学习路径。社区机构教育者应根据学习者画像和大数据分析,运用智能系统自动生成与居民学习需求相匹配的学习方案,并根据学习进度和反馈动态调整路径,确保居民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不断进步,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最后,引入激励机制与学习共同体。社区教育者应利用智能化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定期向居民展示学习进步和成就,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同时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居民形成学习小组或社群,共同分享资源和经验,通过社群内的互动与协作,培养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进一步激发居民学习动力,提升居民学习质量。

【案例】江苏省某社区,“智慧学苑”平台成为居民个性化学习的得力助手。该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与AI推荐技术,为每位居民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居民王大爷对书法情有独钟,通过“智慧学苑”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他首先接受了AI基础评估,系统根据他的书法水平和兴趣偏好,推荐了从入门到进阶的系列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平台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实时分析王大爷的书写动作,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同时,大数据分析他的学习进度和成效,动态调整课程难度,确保学习既具挑战性又不至于挫败。此外,平台还组织了线上书法交流会,让王大爷与其他书法爱好者切磋技艺,共同进步。通过“智慧学苑”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王大爷不仅书法技艺大幅提升,还享受到了持续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创新教育:运用先进技术,创新社区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中,居民是学习的主题,社区教育者应运用先进技术,创新社区教育模式,使居民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首先,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环境。社区教育者应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教育环境智能升级。通过引入传感器和设备,实时收集并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自动调节至最适宜居民学习的状态,从而打造出既舒适又高效的学习环境。其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学习。社区教育机构应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拓展社区教育场景。比如通过虚拟教室、实验室等教育空间,居民佩戴VR设备即可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而通过沉浸式学习,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此外,创建在线互动工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社区教育者应开发在线互动教学工具,使得居民与教师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实时语音和视频交流。并通过在线互动的方式,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居民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如线上讲座与线下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学习体验,拓宽居民知识视野,提升居民实践能力。

【案例】江苏省某社区采纳“智慧家园”平台,运用AI与VR融合技术,为居民提供新颖的学习体验。居民张阿姨选择花卉园艺课程,通过平台的VR功能,她仿佛置身于世界各地的花卉园,直观学习各类花卉的种植与养护技巧。AI系统根据她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智能推荐相关课程和互动练习。在一次VR课程中,张阿姨学习了如何修剪玫瑰,AI教师即时反馈她的操作,指导她掌握正确技巧,从而不仅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还极大提高了张阿姨学习效果,使张阿姨的园艺技能因此突飞猛进。

(四)教育落实:推进智能教育深入落实,创新社区智能教育评价机制

江苏省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及功能重塑需要落实到实践中,通过智能教育评价机制,推进社区教育智能化深入落实,为居民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满足新时代居民社区教育要求。首先,精心规划智能化教育实施路径。社区教育者应制定详尽的智能教育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责任人、时间节点以及预期成果,通过构建定期进度检查和问题反馈机制,确保智能化转型的每一步都稳健而有序地推进,为社区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针对社区教育智能化转型以及功能重塑,教师应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和学习效果评估等主观反馈收集,并融入客观的数据分析,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价智能化转型和功能重塑的实际效果,为持续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加强团队建设,提升管理人员能力。社区教育机构应通过定期举办智能化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智能化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技能在社区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 语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江苏省社区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契机。通过构建智能化学习平台,创新教育模式,社区教育不仅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促进了实现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功能得到了全面重塑,学习者可以通过智能化学习平台满足自身学习需求,获得更加丰富、便捷的学习体验。未来,江苏省社区教育应继续深化智能化探索,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艳飞.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实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3.

[2]冯可可.城市社区老年人融入数字信息社会的实务探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3.D

[3]吴燕.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增加社区居民教育联动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3,25(05):77-80.

[4]张蓓.智能化时代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创新实践[J].活力,2023,(01):67-69.

[5]沈悦.社区教育智能化学习平台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以“江苏学习在线”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21,(01):54-57.

[6]彭梓涵,王运武.智能化时代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与发展途径[J].成人教育,2019,39(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