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王星辉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邮编:450000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益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作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重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木工程的新施工技术是推动我国建设产业发展和改革发展的关键,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构建、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绿色节能的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对信息化和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巨大需求量,迫切要求土木建筑在这一创新型产业中持续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前土建建筑产业的行情变化,对当前创新建造工艺的运用状况进行剖析,以提高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成效。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1.1降低施工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引入更加高效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减少人工和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技术创新还能帮助企业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返工,进一步降低成本。
1.2提高工程质量
技术创新能够提升施工过程的精度和可控性,减少人为误差和质量问题。例如,采用先进的预应力技术和深基坑支撑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此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1.3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技术创新能够提升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使建筑物更加耐候、耐腐蚀、耐磨损。同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维护成本和更换频率,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密切关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新型设备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瓶颈。在使用建筑机械设备时,容易发生技术不足、设备老化等情况,可以利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新的机械设备,定期、专业化地对施工机械设备系统进行检测养护,保证施工设备和技术体系工作的科学性和智能化,防止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要保证土木建筑设计和施工期间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就必须保证创新技术体系在土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并对新的建造工艺进行持续的优化。在新的机器设备运行期间,要注意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建施工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必须重视土建施工新技术的革新和革新。
2.2引进计算机科技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建设工程项目中,强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能够从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提升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效率,为工程建设活动提供支持。比如,在土木工程的前期策划与设计阶段,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平台,对工程的各种信息进行动态仿真,在这种模拟的方式下,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隐患、风险和隐患。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把土建建设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通过BIM技术、信息技术等,构建一个信息化技术管理体系,提升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预防安全隐患与事故,朝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方向发展。
2.3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实现了建筑项目的全周期管理。通过BIM技术,可以在3D环境中创建、可视化和分析建筑项目,提高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效率。据统计,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项目成本降低约10%,工期缩短约7%。此外,BIM技术还提供了设计团队之间更好地协调,允许他们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之前准确地规划项目的每个步骤,从而大幅提高工程质量。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收集建筑项目的实时数据,为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帮助项目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项目的协同性和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风险。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温控等,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室内环境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能耗。同时,智能化系统还可以与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相结合,实现建筑项目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
2.4预应力技术创新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优势,在进行预应力技术创新的实践中,重点解决了在工程中存在的大量预应力问题。在应用预应力技术时,应以下两大类为突破口,加大工艺革新,即采用粘合剂与不含胶两种方式,以减少预应力摩擦,减少因预应力损失的风险。相对于传统的预应力工艺,要充分发挥其优点,以改善其摩擦现象,提升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与效率。
针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气候、环境、资源、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引入新型预应力技术。这充分表明,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技术革新遇到了重重阻力。需要加大对预应力技术的研究进行创新,引入新的预应力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中,对现行的预应力技术施工方案进行改革,在改建中要充分发挥预应力的作用,提升输送能力的利用程度和技术建设的成效。在预应力钢束布设时,应尽量避开混凝土断面,采用体外预应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从而减少摩擦力,为后期维护、管理工作提供便利。这种新的预应力工艺具有施工简便、摩擦损耗低等优点,与传统的预应力工艺相比,具有更大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2.5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分项工程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关键节点。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和现场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计划偏差,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总工期不受影响。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等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质量问题的预防工作,制定质量问题处理预案,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6施工成本与安全管理的强化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编制详细的施工成本预算,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采用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等措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定期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企业和管理人员在选用施工技术、开展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需根据施工环节的不同,编制出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质控方案,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保证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为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金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建材,2024,50(3):93-95.
[2]刘晓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与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建材,2024,50(2):230-231+237.
[3]李星辰,王盼盼.基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J].居舍,2023,(36):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