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校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作者

鲁兰芬 王欣 陶树玲 刘文娟 刘志华

鄂尔多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体校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对学生学习动机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些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还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体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体校应继续优化活动组织策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体校学生 组织策略 学生 学习动机

引言:体育学校(简称“体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也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重训轻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体校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缺乏动机,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活动组织策略,特别是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当前体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在体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普遍呈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低迷状态,尤其体现在对文化课学习的态度上。学生们往往表现出对文化课学习的明显厌恶和消极情绪,课堂上心不在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热情。课后,作业拖延、敷衍了事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直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为他们未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其成因复杂多样。一方面,“金牌主义”的盛行使得体校教育过于侧重体育技能训练,而忽视了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对文化课产生了排斥感。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陈旧,未能充分考虑体校学生的特殊性和兴趣点,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学生自身对文化课学习的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体校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组织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始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体校教学中,教学目标应清晰地定义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所期望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但不限于理解课程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针对体校学生,目标还应关注如何将文化课学习与体育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同时,指导思想的确立同样关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非被动接受知识。这意味着教师应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点和困惑,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此外,鉴于体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还应体现对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手段。体校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既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促进其文化课学习的创新教学活动。

1.小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设定与体育相关的议题,如运动员的营养搭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鼓励学生结合文化课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增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在模拟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例如,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情景再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在体育心理学课上,学生可以扮演教练和运动员,探讨如何调节比赛前的紧张情绪。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可以选取与体育相关的典型案例,如成功运动员的成长故事、运动队的管理策略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育特色文化课: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开发具有体育特色的文化课程,如体育史、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还能提升他们运用科学原理指导体育训练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情感支持: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支持,通过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耐心倾听,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2.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与竞争是激发课堂活力的两个重要机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团队协作和沟通;而适度的竞争则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推动他们不断进步。教师应平衡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确保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也应给予正面回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体校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结论

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对体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因此,建议体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方敏,孙影.学校环境对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 35(8):5.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9.08.022.

[2] 陆潇溟.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9(1):1.DOI:10.3969/j.issn.1672-9161.2006.01.090.

[3] 李英.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文化课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4-11-11].DOI:10.7666/d.y8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