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索

作者

马俊钦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

摘要:近几年,现代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发展,新课改全面普及和不断推进,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数学文化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数学文化是现代数学知识系统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在革新和优化数学教学的时候,合理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牢牢掌握难重点数学知识提供强大助力,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数学知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文章主要探讨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教育;数学教学

前言:众所周知,数学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弥足珍贵的内容,其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数理文化。现如今,世界各国关注数学文化程度日渐增强,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文献数量更是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递增趋势,为此,2022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合理融入内涵深刻和底蕴丰富的数学文化,如此一来,除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大幅提升以外,还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更可以有效培养莘莘学子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成为传承历史悠久数学文化的中坚力量,为未来健康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一是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新时期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深受数学文化影响,其不仅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又可以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将数学文化介绍给学生,并将数学理论发展和演变过程讲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魅力与神奇有较为直观体会,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1]。二是大力发扬传承数学文化。在世界人类文明当中,数学文化牢牢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蕴含着的大量哲理和丰富历史能够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和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数学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发展过程有深入了解,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高中生只有对我国古代获得的数学成果进行了解,才可以对古代数学家所做贡献以及非凡智慧有充分认识,大幅增强和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二、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有机结合传统文化

数学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合理渗透传统数学文化的重要关键在于选材。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有着大量极为珍贵的数学文献,如《周髀算经》、《五经算术》和《九章算术》等。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的周易文化和经典建筑也可以为现代高中数学教学及时提供诸多弥足珍贵的融合素材。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的对这些文化领域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自己精心选择的素材拥有较强趣味性,还紧密联系于数学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其能够与新一代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相适应。就是有机结合数学教育和传统数学文化,将学科与文化深度融合,可以让高中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发扬传统文化热情激发。由此可知,这种教学方法除能够让学生知识越来越丰富以外,还能够为传统数学文化的传承提供助力。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群体只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数学素养良好,才可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传统数学文化,有机结合数学学科知识和民族文化。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和教授《等差数列》这节内容时,需要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一本经典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这部古代文献当中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包括日、月、星等天体在内的早期天文观测数据,并在古人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充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研究发现,该文献还与数学知识存在密切联系,具体通过如下问题呈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自冬至日起,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前三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28.5尺,最后三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1.5尺,在今年的春分时节,其日影长是多少?”通过分析“二十四节气等差数列的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对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等差数列数学知识进行考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这种将数学知识、历法和天文观测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文献,可以丰富学生认知,开阔学生视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2]。

(二)开展数学文化活动

高中数学教师应对类型多样的数学文化活动加以合理借助,这能够让学生在和谐融洽、自由轻松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初步学习和正确认识数学知识,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新时期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可向学校提出举办数学竞赛以及组织数学文化节等不同活动的建议,积极举办数学竞赛,教师可对不同层次比赛加以利用,全面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和更好培养其竞争意识,及时寻找到更多有潜力的数学人才;主动组织数学文化节,为学生设置讲述数学家故事和解答数学谜题等诸多环节,利用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文化有较为深入了解。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数学知识时,高中数学教师可向学校提议开展主题为“数学函数与现实生活”的多彩数学文化节,在本次活动当中,需要为学生专门设置与函数发展史有关的展览,将函数发展历程展示给学生,促使其对函数历史概念及其具体演变过程有充分了解。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置一个讲述欧拉和牛顿等著名数学家故事的活动环节,将其在研究函数过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贡献娓娓讲述给学生,带领学生对数学家的逻辑思维与创新精神进行感受。另外,在数学竞赛环节,则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些与数学函数息息相关的经典问题,促使学生在参与竞赛中将自身具备的数学潜力和才能展示出来。通过上述活动,既能够让学生牢牢掌握学习的函数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文化散发的魅力有充分认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和增强其热爱数学之情[3]。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渗透数学文化,并找准在教学中合理融入与渗透数学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有机结合传统数学文化和开展数学文化活动等策略来推动数学教学有序开展,既能够引导学生认清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眼界,又可以将学生学习数学热情调动,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征.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巧妙渗透探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21):103-105.

[2]朱广智.关于数学文化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09):61-63.

[3]赵泽林.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1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