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跨度厂房火灾快速控火战术盲点及对策研究

作者

欧杰

长沙市经开区消防大队泉塘消防救援站 410100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跨度厂房作为现代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与存储领域。这类厂房因其开阔的空间结构、较高的屋顶和复杂的内部布局,在火灾发生时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建筑的独特火灾行为。大跨度厂房的火灾蔓延速度较快、控制难度较大,尤其是在火源定位、烟雾积聚及热气流扩散等方面,传统的火灾应急响应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其特殊需求。

一、大跨度厂房火灾的建筑特征与火灾行为

(一)大跨度厂房的结构特征

大跨度厂房一般表现为空旷的空间布置,建筑设计更注重空间最大化利用和工业生产高效性,这一结构特点使火灾时火源蔓延途径更加复杂。厂房内一般缺少传统建筑的墙隔开,而且通道宽敞明亮,墙由轻质材料制成,易燃性强的材料。另外,大跨度结构屋顶高、间隙大,当火灾向高处蔓延时,由于热空气上升效应使火势加快速度增大。厂房一般都要依靠大型机械设备来完成,而设备故障或者操作失误都会是火灾发生的最初原因。消防设施布置及灭火设备安装受空间及结构布局限制,通常无法全面覆盖整个火灾区域,给高火控制及人员疏散造成很多困难。

(二)火灾蔓延的动态变化

大跨度厂房火灾的扩散存在着极强的不可预测性且扩散过程会受到空气流动,物品存储和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火灾初期蔓延速度因火源而异。建筑内部通风系统在火灾蔓延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特别是由于高温气体聚集而产生烟雾,加快火灾蔓延速度。烟雾不但制约着人的视野,而且严重地影响着灭火人员行动的效率。火灾蔓延期间,局部地区高温、低氧环境曾使火势不易控制、气温起伏大,当地火源有可能被忽略或者没有及时熄灭。

(三)人员与物资疏散的难题

大跨度厂房发生火灾时,人和材料的疏散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厂房人员量大面广,而且其分布种类繁多,尤其是不同作业区间,疏散路线及出口布置极其繁杂,加大了人员疏散难度。另一方面厂房中材料的堆放和存储方式会加大火灾中的危险,材料存放一般不考虑防火需要,而大量易燃物品在着火过程中可能会快速促使火势扩散。特别是厂房远端的火灾蔓延和烟雾滞留对于疏散路线影响特别显著,一些通道或者出口在火灾发生之初可能会被烟雾或者火源堵塞,从而造成疏散通道有限。所以,大跨度厂房发生火灾时人员及材料的撤离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的工作,应从建筑设计、消防设施配置及应急响应体系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并优化。

二、当前应急响应体系的局限性

(一)现有火灾应急响应滞后

目前大跨度工厂火灾应急响应通常呈现滞后性特征,在火灾早期,受传统应急响应机制限制,早期火情信息传递通常不及时。应急响应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火灾综合情况,造成灭火设备不能马上投入运行,火势急剧扩大,加大了灭火难度。大跨度厂房空间分布复杂,常规火灾应急响应方案对该类建筑应用效果不佳,既有设备响应速度无法有效适应火灾发展初期需要。另外,应急响应人员经验与培训水平相对有限,一些人在火灾发生之初没有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火灾由初期阶段转变为严重阶段,响应时间增加加重了火灾的损失。

(二)战术盲点的形成原因

大跨厂房火灾管控战术盲区主要源于忽略建筑特点,错误判断火灾蔓延规律。很多火灾控制策略并没有对这一特殊建筑类型做出有效优化调整,特别是当火源分布不均匀、火灾蔓延速度高时,既有战术不能很好地处理火灾蔓延动态变化问题。传统战术多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对厂房大跨度结构及火灾行为了解不够透彻,致使消防人员往往采用不相称的扑救方式。另外,既有控制战术通常没有充分考虑厂房内复杂的通风系统,设备布局和人员分布,这都使战术在实施时易产生盲区,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蔓延。

(三)人员培训与执行的挑战

人员培训与应急响应实施面临挑战,表现为培训体系不健全,执行能力欠缺。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既要求消防人员有快速决策和响应的能力,又要求消防人员能够在复杂建筑环境下进行高效协同。现有消防培训多集中在基础技能与常规操作方面,缺少对具体厂房类型进行专业化培训。应急响应人员可能会在现实火灾中面临高复杂性火源与装备,而传统训练方式并不能让他们有效地应对正在出现的火灾。另外,厂房火灾一般需多人合作,而不同职位人员之间缺乏默契合作、交流不畅等问题又加重了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极大地影响应急响应整体成效。

三、提升火灾控制效率的策略与路径

(一)创新应急响应机制

创新应急响应机制,其核心是构建适合大跨度厂房火灾发生特点的应急体系。对此,首先需将现代信息技术及消防设备进行融合,研发出以大数据及物联网为基础的火警系统,对厂房内部火源、温度及烟雾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火灾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传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灵活有效的决策机制以便应急响应人员能根据火灾蔓延快速调整战术策略。应急响应机制创新也要求突破传统单一指挥方式,构建多层级、多部门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保障各方面力量能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应对和投入灭火。

(二)战术优化与技术升级

战术优化需要依靠现代消防技术进行提升才能满足大跨度厂房火灾特殊性。火源定位中可以利用热成像技术和无人机监控快速确定火源和蔓延路线。从灭火技术上看,要引进自动化灭火系统如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以保证在火灾发生之初就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同时厂房内通风系统及消防设施也要按照建筑结构进行重新安排和布置,以免传统战术满足大跨度厂房空间特征。另外,灭火器材配置要更科学、更合理,以保证器材在火灾中反应迅速、效果良好。

(三)人员培训与实战演练

人员培训提高要注重应急响应实际操作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从训练内容来看,既应包含消防器材使用情况,也应注重模拟火灾场景进行实战演练,让每一个应急响应人员能够熟练火灾现场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全员参加的大跨度厂房火灾应急演练并根据实际火灾场景模拟出不同的火灾蔓延过程,测试高压环境中应急响应人员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消防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跨部门合作的培训,以保证所有应急响应人员在火灾中都能高效默契配合,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结论

大跨度厂房火灾由于其结构特点和火灾蔓延特性,给火灾防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火灾应急响应策略未能有效适应这种特殊建筑的需求,导致火灾在初期阶段往往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火势蔓延速度加快,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亟须通过创新应急响应机制、优化战术策略与技术装备,提升火灾防控的效果。尤其是在火源定位、灭火设备的现代化升级以及人员培训与实战演练方面,具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

[1] 宋孝威. 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中水雾灭火技术的应用研究[J]. 消防界(电子版), 2024, 10(3):54-56.

[2] 廖时平 , 安国帅 . 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中水雾灭火技术的应用 [J]. 今日消防 , 2023, 8(10):29-32.

[3] 徐鹏 . 大跨度厂房火灾特点与安全处置策略探究[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