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安玉娟
沙雅县第一中学 新疆 阿克苏 842200
摘要:本文聚焦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通过阐述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如确定主题、整合内容、设计活动等,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应用效果,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需求。大单元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以整体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打破单篇教学的孤立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大单元教学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内涵与意义
2.1 内涵
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具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主题或大概念进行统筹规划。它不是简单地将多篇课文拼凑在一起,而是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引导学生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深度学习,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能力的迁移。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可以围绕 “传统文化传承” 这一主题,将涉及古代文学、文化习俗、传统艺术等方面的课文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单元。
2.2 意义
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整合学习,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同时,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打破了单篇教学的零散性,让学生在主题统领下,将不同课文中的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古代诗歌单元时,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朝代、不同诗人诗歌的对比分析,了解诗歌发展的脉络和特点,构建古代诗歌知识体系。
三、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1 确定主题与大概念
主题和大概念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具有统整性和启发性的主题。例如,以 “人性的光辉” 为主题,选取包含展现人性善良、勇敢、坚韧等品质的课文,如《祝福》《老人与海》等。大概念则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它能够贯穿整个单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 “人性的光辉” 主题单元中,大概念可以是 “人性在困境与挑战中的彰显和升华”。
3.2 整合教学内容
围绕确定的主题和大概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编排顺序,将相关课文、写作训练、语文活动等进行重新组合。比如,在 “家国情怀” 主题单元中,把《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我与地坛》等课文整合在一起,同时融入以 “家国情怀” 为主题的写作教学和演讲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3.3 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开展项目式学习,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 “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撰写报告并展示成果。也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活动,如在学习《雷雨》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
3.4 实施教学评价
大单元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和综合性。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思维发展等,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互评、学习日志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则关注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程度,如通过单元测试、项目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 “传统文化传承” 主题单元结束后,对学生的项目成果展示从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团队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四、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某高中语文教师在高一年级开展了以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实践。该单元选取了《诗经》中的《氓》《离骚》(节选)、唐诗《登高》《锦瑟》以及宋词《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篇目。
4.2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大概念,即 “古典诗歌中意象与意境的构建及情感表达”。在教学内容整合上,将这些诗歌按照时代顺序和风格特点进行分类,让学生对比不同时期诗歌在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进行意象分析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意象知识,创作一首表达特定情感的诗歌。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诗歌创作质量等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大单元教学实践,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明显提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思维活跃,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在后续的写作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意象知识,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丰富。学生在考试中,与古典诗歌相关的题目得分率也有所提高。
五、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反思
5.1 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整合难度大。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不同课文的主题、体裁、风格各异,要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个大单元中,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否则容易出现内容拼凑、逻辑不连贯的问题。
二是教学时间难以把控。大单元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多,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影响教学效果。
三是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存在差异,在大单元教学中,统一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
5.2 改进建议
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深入挖掘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大概念为统领,构建逻辑清晰、内容连贯的教学单元。同时,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共同探索有效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法。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教师要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的时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对教学时间进行灵活调整。对于一些复杂的学习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如项目式学习的部分环节。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节省讲解时间。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加强学情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提供分层任务和个性化学习路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在作业布置上,设计基础、提高、拓展等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六、结论
大单元教学理念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实践证明,它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构建知识体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化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娜.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反思与理论重构[J].中学语文, 2024(6):3-5.
[2]孙明香.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反思与理论重构[J]. 2024.
[3]朱帆.高中语文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策略的实践与反思[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15):014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