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专注力学习研究
孟焕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中职生的专注力对其学习效果和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中职生专注力的研究背景出发,分析当前中职生专注力的现状,探讨影响中职生专注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中职生专注力的策略,旨在为中职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促进中职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生;专注力;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引言:在知识与技能快速更迭的时代,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中职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群体,其学习成效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影响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专注力作为学习的关键能力,拥有良好专注力的中职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知识、掌握技能;相反,中职生的专注力不足则会导致学习困难、成绩不佳,甚至影响其职业适应能力。因此,深入研究中职生的专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生专注力现状
1.1课堂表现
在课堂上,部分中职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据观察,约30%的中职生在课堂20分钟后就开始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表现为眼神游离、摆弄文具、与同学交头接耳等。在数学、语文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这一比例更高。
1.2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从中职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来看,专注力问题也较为突出。许多学生在做作业或完成实训任务时容易分心,难以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调查显示,约40%的中职生表示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会经常被手机、网络或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导致作业拖延、错误率高。在实训课程中,部分学生不能专注于操作流程,频繁出现操作失误,严重影响实训效果。
二、影响中职生专注力的因素
2.1自身因素
(1).学习兴趣缺乏:兴趣是保持专注力的重要动力。部分中职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缺乏兴趣,源于对专业了解不足,在选择专业时缺乏科学规划,多听从家长意见或盲目跟风。例如,一些对机械制造专业毫无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课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觉得课程枯燥乏味。
(2).学习习惯不良:中职生在以往学习阶段可能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许多学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学习随意性大,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导致学习时难以快速进入专注状态。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做笔记且课后不及时复习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困难增多,从而进一步削弱专注力。
2.2学校环境因素
(1).教学方法单一:部分中职教师教学方法传统,以讲授法为主,课堂互动少。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长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因此,学生更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且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单一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中职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抑制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氛围不佳:一些中职学校班级学习氛围不浓厚,部分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进而会影响其他学生。在班级中,若多数学生不重视学习且经常在课堂上捣乱或课后不学习,长此以往,使原本想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难以专注。
2.3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专注力有显著影响。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家长过度满足孩子需求,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耐心和专注力;放任型教养方式下,家长对孩子学习和生活关注少,孩子缺乏必要监督和引导,难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专注力。例如,有些家长对孩子玩手机不加限制,导致孩子沉迷手机,影响学习专注力。
(2).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氛围不和谐,如父母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会使中职生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的中职生,出现专注力问题的比例比生活在和谐家庭环境中的学生高出20%。
2.4社会环境因素
(1).电子产品干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给中职生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干扰。各类娱乐应用和信息吸引中职生注意力,使他们沉迷其中。据调查,中职生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娱乐的时间平均超过2小时,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损害视力,还会削弱他们在学习时的专注力。
(2).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社会上存在对中职生的偏见,认为中职生不如普通高中生,就业前景差。这种偏见使中职生自信心受挫,对学习和未来感到迷茫,影响学习专注力,部分中职生受此影响,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放弃努力学习。
三、提升中职生专注力的策略
3.1学生自身方面
(1).培养学习兴趣:中职生应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专业课程,发现专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参加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以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兴趣。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编程社团,通过实际项目开发、体会编程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专注力。
(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其次学会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最后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逐步养成专注学习的习惯。
3.2学校教育方面
(1).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上教师多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和班级应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开展学习标兵评选、学习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而教师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
3.3家庭教育方面
(1).调整教养方式:家长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度严厉。关注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适当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同时,要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合理限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
(2).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长要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理解,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关心孩子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安心学习。
3.4社会支持方面
(1).减少电子产品干扰:社会应加强对电子产品使用的引导和管理,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中职生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危害的认识;同时,开发更多适合中职生学习和成长的电子产品应用,减少娱乐化内容对中职生的干扰。
(2).消除社会偏见:社会各界应正确认识中职教育和中职生的价值,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消除对中职生的偏见、提高中职生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为中职生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让中职生树立信心,专注于学习和技能提升。
结束语:当前中职生专注力存在的问题受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提升中职生专注力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而且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中职生专注力的提升,为中职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当然作为老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习惯的养成,坚强的毅力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深刻领会与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卢净.中职学生在线学习的专注力培养浅议.教师特色期刊,2021.10.25.
[2]龚丹嫣.中职学生专注力培养策略研究—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堂技能训练为例.职业教育期刊,2020.5.20
[3]国立帅.关于中职学生PLC课程教学专注力的培养.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7.7.20
[4]赵进辉.中职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实证研究.湖南科技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22.5.1
[5]杨红艳.中职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