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作者

刘静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5

摘要: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职英语教学入手,着重探讨了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路径,具体涉及制定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需求引入职业英语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等内容。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职教育面临着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国际视野人才的挑战。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活动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与职业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亟需改革。

1.制定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教学目标

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制定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教学目标是关键一步。为此,英语教师需要明确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具体职业中的应用,职业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还涵盖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1]。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满足职业需求,英语教师有必要进行职业需求调研,了解不同职业对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例如,对于涉外服务、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需要加强;而对于技术类专业,则应侧重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和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和可行性,并且能够量化评估。比如,教师可以设置阶段性目标,如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英语交流;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专业文献等,这样的目标既能指导教学实践,又能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英语素养,从而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2.结合专业需求引入职业英语的内容

职业英语不仅注重语言的基础知识,更强调其在职业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专业需求引入职业英语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其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比如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入商务英语,包括商务信函的写作、国际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等;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引入旅游英语,涵盖景点介绍、客户服务等内容。通过专业化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英语。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应包含真实的职业场景和案例,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体可以通过模拟工作环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英语知识[2]。例如,在模拟国际会议或商务谈判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专业术语,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时效性和实用性,使其能够反映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这样才能强化英语教学对行业发展的服务效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3.创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很容易掩盖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英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第一,引入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与职业相关的实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布置模拟公司会议、撰写商务邮件等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英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采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利用视频、音频材料展示真实的职场场景,或者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APP进行互动学习,这些手段不仅能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还能使学生在课外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第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英语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评价内容应涵盖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除了对学生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评价以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与评价,具体可以通过模拟面试、职业场景对话、项目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职业英语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英语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可以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终结性评价则可以通过期末考试或项目展示,以此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3]。此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可以帮助他们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学生互评则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比较,促进共同进步。当然,评价结果的反馈也是重要一环,英语教师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与其共同制定改进计划,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能强化英语教学的互动性,最终为增强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和改进。通过制定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需求引入职业英语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并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些改革路径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瓶颈问题,还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祁慰.试论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辽宁青年,2023(10):142-144.

[2]宋海波.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124.

[3]曹媛.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青春岁月,2019,9(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