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实践

作者

朱素华

莆田文献中学

摘  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本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校本作业设计为切入点,就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数学个性化校本作业设计展开分析。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校本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从备、教、学、评一体化等角度分析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实践策略。旨在通过分析,达到进一步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及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备、教、学、评一体化;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与实践

本文系莆田市城厢区教育科学202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CXZC202401)的研究成果.

新课标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是教育研究的重点,为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持。在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样化教学评价,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开展多样性的课程活动,切身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贯穿应用教学评价,深入学生的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实现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意义。

一、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开发意义

校本作业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是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一种方式,是体现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校本作业是指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一刀切”的统一方式,而是基于实际学情、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展开个性化教学指导和作业设计。相比于传统的作业,校本作业是针对“某一名学生”或者“某一类相似特征的学生”设计、编撰的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作业。校本作业的指向性更强、对特定学生及其群体的教学效果提升更好。

新课标提出“以教为导”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旨在于实现教得精确,学得清楚,评价到位,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在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中实施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教师要明确并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将备、教、学、评有效融合在一起,提高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开发质量。

二、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学生需要,完善作业设计内容

相比于其他作业,校本作业个性化设计,重在发挥作业对课堂的补充、重在做好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因此在校本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中,本着更好地发挥校本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目的,针对现阶段作业内容脱离实际学情的现状,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立足学生需要,完善作业设计内容,发挥校本作业个性化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专属经验、基于作业的完成收获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结合所学内容实际,完善作业设计内容。要想达到完善作业设计内容、使得所设计的作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就要求教师在校本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中,首先做好学生学情的分析,始终将学生的实际情况放在校本作业设计的第一位置;坚持分析学生学情,发挥校本作业对学生课堂所学的补充,使得所设计的校本作业立足学生基础,遵循课堂教学要求,秉持由易到难的设计思路,发挥校本作业的数学课堂知识巩固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1]。

(二)梳理总结类作业,及时解决遗留问题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一种完善学生认知和巩固数学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课外加以利用,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提质减负”的目的。所以,在中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们也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整理和归纳类的随堂作业,指导他们复习这节课的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2]。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教学《平行线及其判定》之后,通过对平行定理的分析,使他们对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平行公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来制定以下的梳理归纳类的校本作业: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平行线的概念与性质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平行公理的内容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你们是怎么在一步一步地进行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进行了解和熟练的呢?让你们回想一下这一节的课程,重新审视和体验平行线的概念和它们的公理,并且画出了这一节的内容思路地图,以一种可视的方式展现了探究方法、过程和结果。在校本作业的指导下,同学们会主动地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反思,一边进行自己的思考,一边画出了自己的思路,让他们的多种感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评价标准是评价作业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和客观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在进行作业评价时,应根据作业的类型和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3]。

(三)精心优化设计作业,融入更多趣味内容

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校本作业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情境中,从而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4]。例如,在教学“有理数乘方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趣味性题目:同学们,我们来做一笔交易,今天我给你们1毛钱,明天你们要给我2毛钱,第三天我再给你们4毛钱,第四天你们要给我8毛钱,以此类推一个月,你们同不同意?有的学生说同意,有的学生说不同意,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7天后和10天后需要拿出的钱,并计算一个月后需要具体给教师多少钱。通过这种脚本作业,能够让学生对校本作业有更高的兴趣,并在完成作业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乘方运算的魅力之处,将知识进行更好的内化。

(四)融入现代化理念,提升备课效率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教学中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会涉及有关学习的本质、规律、原则等相关的知识内容。为此,在开展备课时,要能够着重解决所存在的教学难点,在备课时,要以相关的理论作为指导,从而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另外,在教育教学中,也要能够制定相关的方案,便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规律,进而使得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之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深化学生的认知,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其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逐渐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今后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融入一些多样化的元素,丰富作业设计形式与方法,强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连文逊. 关于农村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若干思考[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2):80-82.

[2]程开满. 有效分层,提升“双减”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J]. 试题与研究,2023,(17):42-44.

[3]陈琦.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实践研究[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7):57-59.

[4]王湖清.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教师博览,2024,(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