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石秀琼
广元市宝轮中学,628003
摘要:提质增效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个政策的转变无疑是一种机会和挑战,虽说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压力,但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所以,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初中生,提质增效,语文教学,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从而确保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彻底颠覆了旧教学“三中心”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个理念下,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流程、教学的手段都应该走向能够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一)优化语文教学设计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教学。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13课《卖油翁》教学时,遵循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我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在学生们背诵课文的基础上:
(1)朗读文章分层完成;先让学生个人朗读,班上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找出他朗读存在的字音、节奏问题;再让小组朗读,其他小组针对前面个人朗读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看是否存在其他新的问题。
(2)梳理文章大意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讲解。让学生借助资料书和课文注释,梳理文中的文言现象。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在完成梳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
(3)学生总结卖油翁和陈尧咨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例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简单的几句埋下了矛盾的种子,为后文的争论埋下伏笔。卖油翁傲慢、对陈尧咨毫不在意的形象跃然纸上 。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逻辑。
例如:在进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时,要求学生朗读,做到以读悟情。在通读课文的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文章是以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愧疚、同情、怀念、感激”;
(2)相对应的段落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 ”对阿长的情感变化,归纳文中写阿长的具体事情;
(3)教学注重“一课一得”,学完《阿长与山海经》,让学生利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进行200字左右的片段写作。
三、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采取语文课堂操行分。
(1)规范学生们的言行举止,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保证;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加分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3)进行小组PK赛,实时进行读本奖励,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4)教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讲解,缓解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加以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强化师生互动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调整:
1.平等交流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都要牢记,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
2.快乐活动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堂活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实现教学的寓教于乐。
3.学习竞赛法。学习竞赛能激励学生为获得优异成绩而勤奋学习。
4.表彰激励法。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激励,而要吝啬对学生的批评。
5.师生换位法。新课程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跟学生交换身份,教师听学生讲课,不仅能促使学生为了上台讲好课而深入理解课文,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注重学生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全纳教育主张:“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只有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会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愈高,学习效果愈好,效率愈高。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搭建平台,如:小组学习、同桌互助、操作实验、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感受“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快乐”。
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语文教师素质是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为学生树立榜样。
例如:差异教学理论在指导初中生自评自改作文中的运用,“任务重、耗时长、效率低、效果差,教师评作文,学生看分数;教师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现象相当普遍。要打破这种“少、慢、差、费”的评改模式,轻松简单且高效有趣地评改作文,这就需要语文老师: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地能力。改变“事无巨细、亲历亲为”地工作态度。
2.改变“大一统:指导思想,树立差异教学意识。
3.把握基本指导原则,设计弹性的评改任务。“尊重鼓励是前提”“分类指导是核心”“循序渐进是关键”“集思广益是保障”;层次不同,任务有别,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兴趣、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完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2]方海梅.“双减”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究[J].教师,2022(09)
[3]全纳教育理论—基本理念。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