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
甘李妹
屏南县长桥镇长桥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352301
摘要:作业作为帮助学生巩固以及丰富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身学习当中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研究以及思考,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直观的掌握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为后续及时优化以及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保障。对此,教师也应充分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在具体设计作业期间,要想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也应该以“增质减负”为原则,从而才可以更加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以及学生需求,更好地发挥作业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前言:
以往大量、相似作业设计形式显然已经不再符合当前教育需求了。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改善以及优化,那么不但会严重影响作业的育人价值,很难发挥作业效益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以及增强学生解题技能,同时也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性。对此,教师也应积极打破现有作业设计理念以及方式的限制,要结合“双减”政策要求还有学生需求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从而才能有效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及质量,才可以在降低学生作业学习压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完成质量。
一、严格控制作业数量
所设计作业数量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完成兴趣以及效果。一旦所设计的数学作业量相对较多,那么也会占据学生很多时间,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放松时间,从而加剧了学生的抵触心理以及厌烦情绪,使其后期很难主动的投入到作业学习当中来。最终不但很难利用作业帮助学生巩固以及复习基础知识,同时也会对日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那么教师也应给其设计有效作业。所谓的有效作业指的就是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不断减少数量,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断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心理压力,使其可以实现劳逸结合,避免作业过多占据学生放松的时间。从而使其在完成任务期间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为其后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提供有力支持。
二、丰富作业形式
就小学生方面来讲,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使其并不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以及能力,所以也不能主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作业,最终也不能在作业中加深以及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久而久之也会严重限制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那么教师也应该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征以及需求等积极的丰富作业形式,利用差异化以及多样性的作业吸引学生的探索欲以及主动学习意识,保障作业完成质量的基础上提升作业的育人价值。
如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书面作业形式的限制,给学生设计一些探究类、合作类、观察类以及搜集类的作业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需求自行选择所想要完成的作业内容。进而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度,同时也可以不断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专注力以及探索欲,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期间形成良好的观察力、自主学习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才可以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及育人价值,使所设计的作业更加符合小学生需求以及“双减”政策要求。
三、调整作业评语,提升评价效果
完善、准确的作业评语可以及时指出学生作业当中的问题,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及复习提供参考。此外,利用评价的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准确分析以及掌握所设计作业是否符合学生需求,从而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优化以及调整后续的作业内容、形式以及数量等。最终才能不断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更好地发挥作业效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但在这个期间也应注意,不但要重视在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效率等多方面进行点评,提升点评的全面性以及精准性,同时也应利用积极、正能量的语言对其实施点评,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评价以及指导,避免由于语言过于严厉从而影响学生自信心以及激发学生逆反心理。进而才可以发挥点评作用保障作业育人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何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也属于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以及思考的问题之一,这不仅会对数学作业是否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以及学生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数学作业的作用以及价值。对此,教师也应深入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引发各类不足的因素展开全面详细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在优化作业内容、降低作业数量以及调整作业评语等多方面进行着手分析,保障所设计的作业任务更加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还有学生需求,最终才可以发挥作业的优势帮助学生巩固以及复习基础知识,使其在完成作业任务期间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与方式,引导其深刻体验到数学作业学习乐趣,为其后期以更加端正的态度完成作业任务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月萍.总量控制与分量实施:“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43(05):54-57.
[2]胡媛.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4):75.
[3]朱月萍.总量控制与分量实施:“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5):54-57.
[4]刘晓燕.不让“减负增效”成“浮云”——浅谈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0,(02):75-76.
[5]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21(8):29-34.
[6]李丹.“双减”新举措作业“巧”变革——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点滴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8(08):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