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

张振春

山东省潍坊市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 261108

摘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核心素养培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高中生物课程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整体性、结构化的课程视野整合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统领、任务驱动和情境贯穿的方式,突破传统碎片化教学的局限,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有效载体。本文就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一线教师优化教学实践、提升育人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操作框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范式转型,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将零散的知识内容整合为具有逻辑关联的主题单元,通过明确的素养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探究素养。为此,深入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既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生物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成效的重要实践课题。

一、充分研读新课标,设计多维教学目标

构建高质高效的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起主导和保障作用,保证情境,任务,内容,模式和评价的设计都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为培养核心素养而努力。显然,在生物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最核心和关键的部分,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以对生物学科的核心能力有更为明确的了解,然后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发展特征设计了多维教学目标,有效地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等素养的养成纳入贯穿于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并向各个方面展开。

例如在对“基因的本质”开展教学时,要明确单元围绕重要概念“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编排教学内容,共包含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DNA的复制以及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四部分内容。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要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多维教学目标,突出细节、综合、整体,以支持不同层级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教师应坚持整体化理念,对接“基本的本质”单元的大概念、重要概念与次位概念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聚焦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教师要对应关键单元内容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重点突出的课时目标,确保同一单元每一课中教师都能够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支持大单元教学的分步实施;第三,教师要深入调查学情,在掌握学生整体特点与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层,以支持不同层级学生突破自身“最近发展区”。

二、以核心概念为引领,科学设计学习任务

任务在学生单元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将单元知识串联起来,同时还能加深各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遵循递进性,渐进性和挑战性等原则,在核心概念的指导下,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设计出一条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任务链条,我们的目标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任务的推动下,步步为营地超越自己的“近期发展区”,并逐渐帮助他们理解大单元中的核心概念、关键概念以及更广泛的概念。

以“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学习任务设计为例,教师要综合课程教材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学习任务,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推理、分析、解决问题。在任务设计中,教师要强化任务关联,确保学生能够利用课程教材循序渐进理解次位概念、重要概念与大概念,保障大单元教学成效。具体来说,针对“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一教材内容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任务:①酵母菌细胞呼吸有哪些方式,其条件和产物分别是什么?②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在哪里,细胞有哪些结构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③无氧呼吸分为产生酒精和CO2和产生乳酸两种类型,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任务设计,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对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进行探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这一大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三、设计真实探究项目,促进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标强调,“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碎片化、浅层化、模式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紧密联系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设计真实性的探究项目,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以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为切入点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切实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内化整合与实践应用,有效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单元内容与核心概念,设计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项目,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真实项目展开探究,最终形成单元知识体系,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花开花落、叶绿叶枯等个体生命现象是细胞生命历程的综合表现,教师可以沿着植物的生命历程这条主线,向学生呈现“构建动植物有丝分裂模型,描述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这一项目任务,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展开项目探究。教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生物学习小组,使学生按照概念建构、模型建构、实践应用的顺序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生物探究实践中了解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过程,并建构有丝分裂模型,认识研究细胞生命历程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设计思维导图绘制活动,使学生以系统眼光看待各节联系,将原本分散、孤立的基本单位统筹为一个系统,帮助学生捋清知识内在关联,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单元知识框架体系,为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知识支撑与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课程改革要求、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实践路径。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特征,统筹设计生物大单元教学目标、情境、任务、内容、模式以及评价,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围绕具体话题、项目、任务等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切实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玲,蒋生平.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教育,2025,(04):102-103+106.

[2]张开祥.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36):133-135.

[3]牟钰.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教育,2024,(2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