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张春蕾
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第二小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作者简介:张春蕾(1982--),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东北财经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现为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第二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为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英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GQGHWKT202409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上正在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也存在着只流于表象、生搬硬套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课堂合理融合起来,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更能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本文从教材出发,提出应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占比;从课堂出发,带学生感知文化之美;还可以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展示传统文化礼仪,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研究
一、小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号召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正以各种形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有限,造成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很难找到二者的融合点,大大降低了传统文化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方面投入的精力很有限,缺乏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自主对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拓展的能力,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能力不强。
二、小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要性
教育部在 2021年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在其中明确强调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帮助小学生强化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程度。
小学阶段学生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和表面。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共同点和不同点容易让学生混淆,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合和适当渗透传统文化,把日常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恰当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尊重西方文化的同时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大大激发学生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及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小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策略
(一)从教材出发,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1.增加教材内容,提升文化占比。在内容安排上,应提升传统文化内容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占比,可以增加中国传统节气模块如立春、谷雨、立夏等;中国传统菜系主题如川菜、鲁菜、湘菜等;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模块如北京、上海、大连等。在设置交际任务时,应有的放矢,带领学生用英语完成贴合生活实际的交际任务,如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介绍中国著名旅游城市的主要特色等。
2.传递文化情感,坚定文化自信。应着重培养学生文化感受能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展示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与清明节有关的模块时,会讲到清明节的时间、天气现象、传统习俗等活动。这些与清明节有关的背景信息,能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语言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这个融汇了自然与人文的节气,不仅是踏春赏春的时节,更是我们回望历史、致敬英雄的时刻。
(二)从课堂出发,感知中外文化异同
1.抓住好奇心,感受文化之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可在完成课内讲解任务的基础上,系统地为学生补充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在挑选课外学习拓展资源时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紧密了传统文化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有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质性提升。例如,“Music”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西洋乐器单词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几种我国传统乐器,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几首著名的传统曲子,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让学生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能在美育层面受到传统文化的正向熏陶。
2.找准切入点,丰富学习体验。找准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多层次印象,从而获得更丰厚的学习体验。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教师在向学生讲解“How are you ?”等礼貌用语时,可以拓展我们的“见面之礼”、“行走之礼”、“入座之礼”、“饮食之礼”,这些礼仪在学生的日常集体生活中都可以用得到,学知识,懂礼仪,一举两得。学生的学习场景更丰富,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强。后续再在学生见面打招呼、课前准备坐好、集体进行午餐时,会自然记起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形成教育闭环。
(三)借助课外活动,内化文化学以致用
1.开展书法绘画民俗展示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展示毛笔字、国画、少数民族的服饰等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真实的学习过程,他们自然会对传统文化的产生兴趣,在体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毛笔字书写活动,让学生使用英语介绍汉字的意思和笔画,学生既动手进行了书写体验,又通过英语表达加深了对汉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也可以组织国画欣赏活动,可以是书法大家的作品展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欣赏,之后试着用简单的英语句子描述一下作品,给作品加上语言的翅膀,让语言学习更踏实更有实效。还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句子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首饰以及饮食习惯等。这种跨文化互动,在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语言学习的实际意义。
2.开展文化相关电影欣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校选修课等时间,选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优秀电影,带着学生一起观看和欣赏。今年春节档影片《唐探1900》这部电影就很适合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不但以其精彩的探案情节吸引了观众,更在欢笑与泪水中传达了深刻的历史感悟与人性光辉。电影中有大段的英文对白,学生在听对白理解电影的同时,既练习了英语听力,又感受到了来自于那个时代的澎湃的爱国力量,一举两得。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一千所学校,就会有一千种英语课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抓住传统文化的主线,在教育教学中时刻记得将传统文化适时适当地结合教材内容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讲传统文化,用英语说一说传统文化的简单内容,读一读传统文化相关材料,再落到本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听一次写一次或许看不出什么不同,但是日积月累,经过不断地熏陶和学习,这些知识一定会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阶段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也会为日后学生升到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无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J].新课程,2023(27):139-141.
[2]孟卓.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3(12):31-36.
[3]鲁子问.中华文化融入我国英语课堂的可能路径[J]. 江苏教育,2018(91):21-24.
[4]吕晓娣.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1(8):69.
[5]吴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7):35.
[6]王少青.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