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计量检定误差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李丽亚

乌拉特后旗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计量检测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015543

姓名:李丽亚  出生年月:1989.11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内蒙古

学历:大学本科  当前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计量

摘要:本文聚焦新形势下计量检定误差控制问题。分析了计量检定误差产生的来源,包括设备、环境、人员等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误差控制策略,如加强设备管理、优化环境条件、提升人员素质等。旨在提高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形势;计量检定;误差控制;策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计量检定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贸易结算等众多领域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计量检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科研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贸易的公平性。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计量检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如何有效控制这些误差,成为当前计量检测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计量检定误差的来源及控制策略。

1 计量检定误差的来源

1.1 计量设备因素

计量设备是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基础工具,其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1]。设备本身的精度有限,即使是高精度的计量设备,也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范围。例如,一些电子天平在长时间使用后,其传感器的灵敏度会下降,导致称量结果出现偏差。设备的老化、磨损以及缺乏定期维护和校准,也会使误差增大。如卡尺的测量面在频繁使用后会出现磨损,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此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不当,也可能导致测量误差。例如,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当,可能无法准确测量实际温度。

1.2 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对计量检定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计量设备的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误差。在高温环境下,一些材料会发生膨胀,影响量具的尺寸精度;而在高湿度环境中,电子设备容易受潮,导致电路故障,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振动会使计量设备产生晃动,干扰测量信号,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精度的光学测量设备,微小的振动都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大幅增加。此外,电磁干扰也会对电子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1.3 人员因素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是影响计量检定误差的重要因素。计量检定人员如果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可能无法正确操作计量设备,导致测量误差。例如,在使用光谱分析仪时,如果操作人员对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可能会设置错误的参数,从而得到不准确的测量结果。此外,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也会影响检定结果。如果工作人员在检定过程中粗心大意、敷衍了事,不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就容易引入人为误差。在记录测量数据时出现笔误,或者对测量结果进行错误的计算和处理。

1.4 方法因素

计量检定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也会对误差产生影响。不同的计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检定方法。如果选择的检定方法不当,可能无法准确测量被检对象的参数,从而产生误差。在测量微小尺寸时,如果采用精度较低的测量方法,就无法满足测量要求,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此外,检定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否规范、合理,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在检定过程中省略了必要的步骤,或者操作顺序不当,都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

2 新形势下计量检定误差控制策略

2.1 加强计量设备管理

2.1.1 合理选型与采购

在选择计量设备时,要根据实际的计量需求和测量精度要求,选择性能稳定、精度符合要求的设备。同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在采购设备时,要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设备的外观、性能、附件等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一些关键的计量设备,还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2 定期维护与校准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校准制度,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2]。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测量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校准工作要由具有资质的计量技术机构或人员进行,校准后要出具校准证书,记录设备的校准结果和误差情况。

2.1.3 设备更新与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量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及时对老化、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引进先进的计量设备和技术,提高计量检定的效率和精度。同时,要对新设备进行培训和学习,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新设备。

2.2 优化环境条件

2.2.1 环境监测与控制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计量检定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根据计量设备的要求,设置合理的环境参数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安装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调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采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计量设备的影响。同时,要定期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2.2 电磁屏蔽与防护

对于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计量设备,要采取电磁屏蔽和防护措施。在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中,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对实验室进行屏蔽,减少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对计量设备本身也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安装电磁滤波器、接地等,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要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避免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2.3 提升人员素质

2.3.1 专业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3]。定期组织人员参加计量技术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最新的计量技术和方法。鼓励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计量检定证书,提高人员的专业资质。同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人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 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培养

加强对计量检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保证检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激励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减少人为误差的产生。

2.4 完善检定方法

2.4.1 方法选择与优化

根据不同的计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检定方法。在选择检定方法时,要考虑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简便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同时,要对现有的检定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方法的精度和效率。通过采用新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减少测量误差。

2.4.2 标准制定与执行

制定科学合理的计量检定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检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检定标准要明确检定的项目、方法、设备、环境条件等要求,操作规程要详细说明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检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计量检定误差控制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科学研究和维护贸易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计量检定误差来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误差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采取综合的控制策略,从加强计量设备管理、优化环境条件、提升人员素质和完善检定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控制计量检定误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计量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误差控制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计量检定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沈天舒.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设备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177-178.

[2]徐沛才.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08-109.

[3]姜晓路,王振宇,李俊波,等.计量检定人员在现代计量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J].衡器,2018,47(0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