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网络强国战略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融合小程序开发创新研究

作者

王佳丽 史芸

安徽外国语学院 信息与数学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1201

一、引言

网络强国战略下,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文化成为现代社会文化格局的关键部分。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小程序以其便捷、高效、跨平台等优势,为文化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极大地丰富小程序的表现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文化传播效果,是推动二者融合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文献综述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挑战。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虽带来文化交流的便利,但也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如多元思想话语体系侵蚀文化肌体 [1] 。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如 " 和而不同 "" 厚德载物 " 等理念,能为网络文化提供正确价值导向,提升其内涵。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2 小程序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现状

小程序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但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小程序已尝试展示传统文化元素,如通过图文、音频、视频介绍历史故事、传统艺术等。但目前多数小程序存在内容单一、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等问题,难以吸引年轻用户。在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文化传播效果方面的潜力 [2]。

2.3 图像处理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研究

图像处理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已有一定研究。例如,在文物修复与展示中,图像增强和修复技术可改善文物图像质量,让观众更清晰欣赏文物细节;在艺术创作中,图像风格转换技术能将现代图像转化为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作品,带来全新视觉体验。有研究提及 " 互联网 +"时代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新契机 [3],而图像处理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部分,在文化传播小程序中具有巨大潜力。

三、图像处理技术在小程序开发中助力文化融合的独特优势

3.1 增强文化展示的直观性与吸引力

图像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快速传达信息。在小程序中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如高清展示、色彩校正等,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图像更加清晰、鲜艳,吸引用户注意力。例如,展示传统绘画作品时,通过图像增强技术提高作品对比度和清晰度,让用户能看清每一处笔触和细节,增强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3.2 实现文化内容的创新表达

图像处理技术中的风格转换、特效添加等功能,能够为传统文化内容带来创新表达。将现代图像转换为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图像,或为传统文化图像添加特效,可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激发用户兴趣。比如,把用户照片转换为水墨画风格,让用户亲身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魅力,增加文化传播的趣味性[4]。

3.3 提升用户互动体验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小程序可实现与用户的互动。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拍摄现实中的物体,小程序识别后提供相关传统文化信息,如拍摄古建筑,小程序介绍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这种互动方式使用户更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学习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四、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程序开发创新策略

4.1 精准定位文化内容与图像处理需求

根据目标用户群体和文化传播目的,精准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确定相应的图像处理需求。若面向年轻用户推广传统戏曲文化,可选择经典戏曲剧照进行高清展示和色彩优化,同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戏曲角色识别功能,让用户通过拍照识别角色并了解其相关信息[5]。

4.2 融合多种图像处理技术

综合运用图像增强、修复、风格转换、识别等多种技术,打造丰富多样的文化展示和互动形式。例如,在展示历史文物时,先使用图像修复技术修复破损部分,再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清晰度,最后添加特效展示文物的历史演变过程,增强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4.3 结合用户反馈优化图像处理效果

通过小程序的用户反馈机制,收集用户对图像处理效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图像处理参数和算法,优化图像展示效果,提高用户满意度。例如,若用户反映某幅传统绘画作品的色彩还原度不够,开发者可调整色彩校正算法,使图像色彩更接近原作 [6]。

五、创新实践方案

5.1 传统文化艺术作品高清展示与互动小程序

开发一款以展示传统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为核心的小程序。运用图像高清处理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和处理,在小程序中实现高清展示,用户可放大查看作品细节。同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为用户提供作品信息查询、艺术家介绍等互动功能。设置虚拟展览功能,用户可在线参观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仿佛置身于真实展馆。这种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以高清、互动形式展示的方式,符合当下用户对于高品质文化体验的需求。

5.2 传统文化知识趣味学习小程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内容,开发一款趣味学习小程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图文资料和动画视频,如将历史故事制作成动画,通过图像风格转换使动画具有传统绘画风格。设置知识问答、闯关游戏等互动环节,用户回答问题或完成关卡可获得积分和奖励。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 " 文化寻宝 " 功能,用户在实际场景中拍摄特定物体,小程序识别后给出相关文化知识提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这种将传统文化知识与趣味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符合年轻用户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偏好[7]。

5.3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预约与分享小程序

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搭建线上平台,开发一款预约与分享小程序。在小程序中展示各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信息,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文化表演等,并配以精美的活动图片和视频,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吸引用户关注。用户可通过小程序在线预约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分享自己的体验照片和感受。利用图像特效添加功能,为用户分享的照片添加传统文化元素特效,如传统边框、印章等,增强文化氛围。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在网络强国战略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程序开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创新路径。图像处理技术在增强文化展示直观性、实现创新表达和提升用户互动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精准定位文化内容、融合多种图像处理技术和结合用户反馈优化效果等策略,以及开发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示、知识趣味学习和体验活动预约分享等小程序实践方案,能够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 . 让传统文化 " 活 " 起来:故宫博物院的文化数字化实践 [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 46(1): 4- 15.

[2] 彭兰. 小程序: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及其应用前景[J]. 新闻界,2020(5): 34- 41.

[3] 匡文波 . " 互联网 + " 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J]. 国际新闻界,2021, 43(4): 67- 78.

[4] 王永雄.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迁移算法研究[J]. 计算机学报,2021, 44(8): 1567- 1580.

[5] 李斌. 基于图像识别的戏曲脸谱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 56(15): 178- 184.

[6] 王长潇 . 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22, 38(3): 87- 93.

[7] 孙玮. 移动学习环境下游戏化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1, 42(8): 67- 73.

1. 安徽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网络强国战略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小程序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24AH050584

2.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KJ2023B001),项目名称 : 量子图像处理算法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