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相伴成长
於婷
镇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丁卯中心幼儿园
【摘要】阅读是孩子了解社会与自然,获得经验和知识和的主要方法。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怎样让幼儿“快乐阅读”呢?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体验到阅读的趣味、掌握阅读的技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而“快乐阅读”更是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基础。
【关键词】小班 兴趣 习惯
阅读区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培养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最重要。那么,如何创设更多的阅读机会和更好的阅读条件去培养小班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环境改造、激发兴趣
开学初,孩子正处于分离焦虑的时期,对于他们来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滑梯、娃娃家、桌面玩具等。而对于班级中的阅读区来说,里面的小圆洞深受幼儿的喜欢,他们喜欢拿着书钻过来钻过去。还有的幼儿进去之后,也只是翻两下图书,把书放的到处都是,又或是在垫子上爬过来爬过去……
通过晨间谈话的时间,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我问他们喜不喜欢看书?为什么不喜欢呢?有小朋友说别人会和我抢书、书太少了等…
通过跟孩子们的谈话,针对以上问题,老师进行了审议,通过学习指南和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书中写到:
(1)阅读区设置在安静且采光好、令人放松,舒适就坐的地方;
(2)阅读区要从发展幼儿的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去入手。
(3)选择高质量图书的原则是:趣味性、题材多样性、图书内容要涉及各领域(生活、自然、科学、益智);以及和主题相关的书。
(4)材料的投放:还要提供听觉类音频、讲述的图卡、手偶、支持幼儿写作的纸笔。
随即我们对班级阅读区环境进行第二次改造,我们将一个大区域分成了若干个小区域,调整后我们发现了问题:幼儿最喜欢去小圆洞那里玩,经常发生拥挤,其他区域很冷清;书架在小圆洞那个位置,幼儿拿书不方便,幼儿在看书的时候,有的大一点的书手拿不过来,不方便。
所以我们的第三次调整又开始了,我们将若干个小区域分为“软垫”区和“沙发”区,我们将前面一整块全部铺上垫子,满足3~4名幼儿进行阅读,同时添置了桌子、小沙发让幼儿可以把书放在桌子上看,还添置了一个小帐篷,可以做私密区。但是我们发现桌子的投入让原本的空间又小了一圈,垫子区的小朋友进去就不方便,就会堵在一起。
于是我们又再次进行第四次调整,我们将垫子的方向换了一下,把桌子靠墙放。区域重新布置好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图书区的整体风格颜色,因为帐篷、屋顶和地垫都是粉色系的,而且又是暖色调,看上去比较温馨,所以我们将整体的颜色定位成粉色系。增加了粉色系列的大帐篷、桌布、幼儿的照片墙,下面用绿色草坪放了一些玩偶和星星灯,整体就很温馨。
经过多次调整之后,最终我们班将阅读区分为听说区、以及私密区。
二、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环境打造好之后,孩子们比之前更愿意到图书区进行阅读,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幼儿对于新购买的帐篷特别感兴趣,一到图书区就要挤进去,进行争抢,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做出的调整是:对于新购买的帐篷跟幼儿进行了讨论,告诉幼儿因为帐篷容量小,每次只能进去一个小朋友。也增加了他们的规则意识。
同时我们也要保证合理的入区人数,若阅读区人数过多,就不利于幼儿安静、高效的阅读。根据区域开放后的观察,我们发现:图书区比较适合5~6名幼儿同时活动。于是,我们在软垫的前面贴上了4双小脚印标志,这样,一方面能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进图书区要脱鞋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幼儿不知不觉中练习点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进入阅读区后不是拿着书进行阅读,而是拿着书和同伴进行了游戏。首先我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1.幼儿对阅读缺乏兴趣。2.幼儿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学习《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这本书中写到:一个拥有高质量图书的有效的阅读区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审议,对班级的图书进行了筛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量很重要之外,对质量要求也较高。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小肌肉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损坏图书。所以,图书最好是硬壳封面,装订牢固的。此外,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图书最好是颜色鲜艳,内容有趣。这样即能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又能让幼儿有耐心的去阅读。于是我们提供了幼儿喜欢的洞洞书,立体书,翻翻书等。
在图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针对每个主题选择3-4本与主题相关的书放在蓝色书袋里,幼儿也方便拿取,黄色书袋里是上个主题的图书,幼儿也可自行翻阅。然后再根据幼儿兴趣和季节变化增添相关的图书。
此外,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东西会比较关注。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幼儿进行分享,也会增加幼儿阅读的兴趣。我们也将幼儿分享的图书照片布置在阅读区中,既体现了幼儿在区角创设中的参与性,也能激发其阅读的愿望。
幼儿对教师讲过的故事很感兴趣,我们还将图书的更换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密切结合,投放幼儿画册,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餐后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增进其阅读兴趣。
图书的投放让幼儿对阅读区再次感兴趣,他们喜欢自己自己翻阅,和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每次看过的图书都不知道送回到书架上,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与幼儿一起建立阅读的规则,在书架和书柜上增添了“小房子”的标记,引导幼儿在看完之后要把图书送回家。
三、教师指导、提高能力
1.教师进入图书区,带领阅读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教师需要进入阅读区一起伴读。在教师的陪伴下,让幼儿分坐两旁,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快乐
小班幼儿注意力会很容易分散,因此,我们鼓励小班幼儿相互间的交流,来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3.家园合作
我们的家长朋友也就加入到了阅读的分享活动中,通过家长助教日的活动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听的绘本故事。
4.一日生活渗透
幼儿除了可以在游戏时间看书之外,我们也利用了餐后时间、自主游戏时间让幼儿进行阅读,我们在餐后散步的时间也会去幼儿园的图书室进行阅读。
四、不断改进,总结反思
在阅读区活动的实践和探索中,感受到了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知道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注意循序渐进。我相信: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针对班级阅读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解决,幼儿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让阅读区真正成为幼儿快乐、发展阅读能力的乐园,使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10
2.《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
3.《创造性课程》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