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

作者

陈艳艳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而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措施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阅读量不足、书写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探讨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分析

2.1家校沟通不畅

目前,家校沟通主要依靠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但这些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家长会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家访的覆盖面较窄,难以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电话沟通往往只能简单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导致家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2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差异

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一些家长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些家长则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溺爱或放任自流。这些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接受到的教育不一致,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2.3学校教育缺乏个性化指导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语文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导致这些学生的学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措施

3.1明确家校合作目标,凝聚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共同的教育目标。在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学校与家庭需达成共识,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书写规范、表达能力等作为核心目标。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手册等形式,向家长清晰传达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例如每日阅读时长、书写姿势规范等具体指标。家长则需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与教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如为阅读能力较弱的孩子设定渐进式阅读目标,从简短的绘本故事逐步过渡到章节书籍。当家校双方对合作目标形成统一认知时,便能凝聚起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3.2加强家校沟通,搭建互动桥梁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传统的家长会,还可利用班级微信群、在线学习社区等平台,定期分享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以及阅读进展。例如,教师可在微信群中发布学生朗读课文的音频或视频,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的发音与语感;同时,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中的自主阅读照片或读书笔记分享至群内,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经验。此外,教师应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尤其是针对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其学习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为后续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通过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家校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问题,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确保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偏离轨道。

3.3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学校与家庭可联合组织多样化的语文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举办亲子阅读月活动,每月设定一个阅读主题,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指定书目,并在班级内开展阅读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学生可通过角色扮演、故事续编等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家长则作为观众或评委参与其中,为孩子的表现给予鼓励与指导。此外,还可开展家庭语文游戏竞赛,如汉字拼写大赛、古诗词飞花令等,将语文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自觉阅读、主动表达的良好习惯。

3.4利用线上平台促进家校互动与合作,拓展教育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平台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学校可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类 APP 等工具,搭建家校共育的数字化空间。教师可将语文课程资源,如优质课件、阅读指导视频、写作技巧教程等上传至平台,供家长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家长可随时向教师提问,咨询语文学习方法或作业辅导问题;学生也可在平台上提交自己的作文、书法作品等,接受教师与同伴的在线点评。例如,通过在线作文批改系统,教师能够详细标注学生的作文优缺点,给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家长则可引导孩子根据批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家校协同指导写作的闭环。此外,线上平台还可开展远程家长课堂,邀请语文教育专家、作家等为家长举办讲座,提升家长的语文教育能力,进一步拓展家校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3.5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家长深入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例如,邀请家长担任班级语文活动的志愿者,协助教师组织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或参与学校的语文课程建设,为校本教材编写、阅读书目推荐等贡献智慧。当家长走进学校,亲身参与到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在家庭中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同时,家长的积极参与也能够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丰富教学资源,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语文学习环境,助力其语文学习习惯的稳固养成。

四、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成效评估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带来了多维度的积极变化。首先,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显著改善,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转变,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与成长需求,并积极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与学校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此外,学校教学质量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得到有效提升,教学计划得以高效落实,家校沟通的深化也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形成了家校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

五、结论与展望

家校合作在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明确家校合作目标、加强家校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利用线上平台促进家校互动与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等措施,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家校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民慧. 家校合作下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4(8): 288.

[2]刘婷婷.利用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