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背景下地方新闻编辑的内容创新与用户连接策略
张娜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融媒体中心 473000
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传播格局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基层的主流舆论导向阵地,肩负着传播党的声音、反映人民心声、服务地方发展等重大任务。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新闻编辑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探索内容创新的路径;另一方面更应该重视和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适应多样化需求。所以,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对地方新闻编辑内容创新和用户连接策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对地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1. 适应全媒体传播趋势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覆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和移动端的各类平台。地方新闻编辑须顺应这一全媒体传播潮流,并具有跨媒体策划与生产能力。例如,某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实施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工作流程,记者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整理,形成适合的文字报道、音频节目和视频短片相适应的各种产品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内容利用率。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扩大新闻传播范围与影响。
2. 强化本土特色与贴近性
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服务本地居民为落脚点,还需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结合当地特色和群众特点进行创新,创造更多有价值、大众关心的新闻,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所以地方新闻编辑应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并凸显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各地风土人情、民俗活动、经济发展动态的报道,增加新闻亲近感与吸引力。如某县城因盛产水果而著称,当地融媒体中心可以针对水果产业规划出系列专题,其中有种植技术的分享、果农的故事讲述、市场销售情况追踪等。不仅满足果农信息需求,还能使外界进一步了解当地特产,有效推动当地特色产业。
3. 注重互动性与参与感
传统单向的传播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参与到新闻报道过程中。地方新闻编辑要主动构建互动平台,激发用户点赞转发热情,及时回应用户反馈信息。同时也可进行线上与线下结合,比如问卷调查、话题讨论、线下见面会等等,使用户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既是参与者又是推动者。这种互动式传播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用户粘性与忠诚度。
二、地方新闻编辑的内容创新策略
1. 选题策划的创新
(1)关注民生热点
时刻把目光放在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上,发现和深度挖掘宝贵新闻线索。比如对于老旧小区改造这一热点,记者可深入小区采访住户的看法与期待,追踪项目进展情况,并对改造前、中、后变化情况进行报道,这不仅为政府的决策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相似项目的成功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挖掘独家视角
规避同质化竞争,找准独特切入点与观察角度。可在微观层面上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还可在宏观上分析政策给当地带来的效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例,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某小村为样本,对其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情况进行连续跟踪、文化建设及其他探索实践展示乡村振兴真实写照,以此引起诸多读者关注。
2. 表现形式的创新
(1)多媒体融合运用
融媒体式的信息传播会因为信息之间的融通性以及互补性,信息内容细节更加丰富,形式呈现也较为多样,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也更广,因此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诸多要素结合在一起丰富新闻表现手法 [2]。对重要的事件或者主题活动可做成 H5 页面,或者动画短视频的方式来增加视觉冲击力及趣味性。比如在某重大文化节庆期间,县融媒体中心可以做一张精致的 H5 邀请文件,内嵌活动简介、精彩时刻回顾、互动游戏及其他内容,以此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提升人们对事件的知晓度与参与度。
(2)数据可视化呈现
运用大数据技术,把纷繁复杂的数据变成直观易看的图表和地图等形式,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背后所隐藏的逻辑关系。例如,报道一个地方经济运行情况时,可利用柱状图来比较各个产业增长幅度,利用折线图来显示历年 GDP 变动趋势,从而把抽象的资料表现得生动形象。
3. 叙事方式的创新
(1)故事化叙述
抛弃枯燥的报道,用讲故事的手法传达信息。通过巧设悬念、刻画人物形象、建构情节冲突,使新闻更有感染力与可读性。比如一篇写基层干部脱贫的文稿,可以重点着墨一个贫困家庭脱贫的过程,讲干部怎样帮他家里发展实业、改善生活条件等动人故事,以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2)场景化还原
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种仿佛身处其中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在部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发展工程中可借助 VR 技术再现古代建筑风貌、历史场景等信息,使用户犹如跨越时空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三、地方新闻编辑的用户连接策略
1. 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体
通过分析当地人口结构、兴趣爱好和消费习惯,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精准画像。以此为基础,有的放矢地推送满足其需要的新闻内容与服务功能。比如对于年轻妈妈这一人群,可推送育儿知识和亲子活动信息;以老年群体为对象,则注重健康养生和戏曲文艺信息。
2. 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
在传统电话热线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私信功能和留言区,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组织线上直播,并邀请来宾和网友进行实时的互动;设置专用邮箱或者信箱,搜集用户意见、建议;举办线下座谈会和听证会,当面倾听群众心声。通过这几条途径,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与诉求,并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3. 培养用户共创共享意识
鼓励使用者创造内容(UGC)并推出话题挑战赛和摄影比赛,以激发其创作热情。对优秀用户作品提供展示机会及奖励,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同时设置用户积分体系,依据用户活跃度和贡献值进行对应积分奖励,可用来兑换礼品或者特权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归属感及认同感,增进了用户间的交互及协作。
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给地方新闻编辑工作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地方新闻编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手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增强同用户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唯其如此,县级融媒体中心才能够发挥其应有之效,讲好本地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初艳 . 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创新之路 [J]. 中国报业 ,2024,(03):174-175.
[2] 李亚丽 . 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 [J]. 记者观察 ,2022,(32):97-99.
作者简介:张娜 出生日期: 1982 年1 月10 日 籍贯: 河南南阳性别 :女 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 新闻编辑 单位: 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