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工程变更与造价控制

作者

邢立明

身份证 210283199610028230

近年来 ,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 需要投资建设一大批工业、民用建筑和基础建设设施项目。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 , 如何控制好每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一直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项目建设主体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管理以及工程的计量和工程价款的结算。在上述各个阶段 , 如何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合理运用建设资金, 已成为多年来讨论的课题, 尤其是在工程实施阶段,工程变更、材料价格上涨、出现质量事故等因素会导致工程造价的上涨。

1 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

合理、时机恰当和有序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各方是有利的 , 具有工程建设的正面效应和推动作用 , 这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更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成本和提升外观美化等。但是, 毋庸置疑,相对随意的、不合时机和无序的变更将极大地影响工程质量、进度 , 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1.1 主体行为引起的变更

建设项目主体行为是影响工程变更生成的重要因素。建设项目主体行为包括业主行为、承包商行为、设计方行为、监理方行为、分包商行为和材料设备供应商行为等。其中 , 业主和承包商的主体行为对建设项目变更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 , 工程的业主通过虚假工程变更套取建设资金或通过工程变更手段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另外 , 建设项目主体各方参建人员专业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也会影响项目变更 ,业主、监理方、设计方或承包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情形下 , 极易诱发人为的不合理工程变更甚至恶意工程变更 , 如设计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偏低 , 设计文件编制粗糙 , 达不到规定的设计深度和质量要求, 势必引发工程开工后的设计变更。

1.2 不可预见事件引发的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变化使得原先的设计方案不能满足要求 , 需要进行设计变更 , 如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 设计路基基底出现软土层 ,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 通常采用换土或打桩等工程技术措施 , 从而产生设计变更和相应的施工措施变更 ; 罕见的暴风雨延缓了项目实施过程, 则需要进行进度变更。

1.3 工程合同引发的变更

工程建设工程合同中有关工程变更条款的约定 , 对建设项目主体各方工程变更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合同中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工程变更条款时 , 合同参与者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变更 , 增加合理的工程变更, 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2 工程变更的管理

为加快工程变更处理进度、缩短时间周期、尽量避免或减少变更对工程实施的影响,工程变更可实行分级管理审批制,即:先按变更项目的种类、工作量大小划分为一般变更设计、重要变更设计、重大变更设计等 3 级 ;在实施中再根据所发生的变更等级逐级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2.1 一般变更设计

一般变更设计在项目实施中最为常见 , 也必然会发生 , 但它涉及规模较小、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变化不大 , 往往可由监理工程师在与设计代表会审后直接批复, 报项目业主备案。一般变更设计通常有: 为提高工程质量,少量改换工程材料 ; 因季节等原因 , 为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 , 少量增加添加材料的变更 ; 工程结构物位置的局部调整 ; 工程结构物形式的个别调整 ;工程数量发生变化 , 但变化量不大于 10 % 的变更 ; 工作量在施工合同金额的 1 % 以内的其他工程变更。

2.2 重要变更设计

重要变更设计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发生的涉及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投资变化较大的工程变更。它由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 ( 代表 ) 及项目业主提出审核意见后报项目法人主管单位 ( 地市级 ) 审批。重要变更设计通常有 : 因提高工程质量要求 , 主要工程大量改换工程材料 ; 工程结构物的增加和删除的变更 ; 主要工程形式的调整 ; 工程数量发生变化 , 变化量在1 0 % ~ 5 0 % 以内的变更 ; 工作量在施工合同金额的 1 % ~ 5 % 以内的其他工程变更或项目业主认为有必要上报审批的工程变更。

2.3 重大变更设计

重大变更设计是指超越上述重要变更设计规模的、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地 ( 市 ) 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上报审批的工程变更。它涉及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与工程投资变化都大 , 必须在监理、设计单位、项目业主、地(市)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处理。

3 工程变更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 一是为严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 加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 , 必须明确工程设计文件 , 一经批准 , 不得任意变更。除非确实需要 , 才根据工程变更分级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 并严格遵循部、省各有关规定。二是各级工程变更设计的管理与审批必须以确实需要、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有利工程进展、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兼顾建设各方利益等为基本原则。三是工程变更项目不得将同一工程细化分解成多次、多项小额工程变更设计上报审批。四是在工程变更设计过程中 , 不得相互串通作弊 , 不得通过行贿、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工程变更设计的审批 , 杜绝工程变更设计中的各项行为。五是提出变更设计申请时 , 必须随附完整的工程变更设计资料 , 即申请报告、变更理由、原始记录、变更设计图纸、变更工程造价计算书等。

4 工程变更的造价控制

工程变更实施后 , 承包单位按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程序提出变更工程价报告 ; 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合同中有关规定审批 ; 变更价款确定后作为结算依据。在审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是分清责任 , 分别计算费用。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 , 与正常程序相同 , 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 , 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 , 由施工单位自负 , 若对质量、工期、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 ; 由设计部门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 ,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 如返修、加固、拆除所发生的费用 , 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单位协商是否索赔。二是工程变更应视为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 ; 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 , 并根据合同手段按当地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三是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程序办理费用削减 , 若施工单位拖延 , 监理单位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削减费用估算单。四是合理化建议的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五是工程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 , 则由监理工程师按有关规定办理。六是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 , 承包人无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款。凡是没有经过总监理工程师认证并签发的工程变更一律无效; 若经过总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事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办工程变更手续。

5 结语

工程变更是造价变化的主要根源 , 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 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信息 , 达到主动控制造价目的 , 使不致发生工程做完、结完帐才知道工程已经突破预算的事情 , 各级领导在事情并未发生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把超投资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工程造价就得到根本性的控制 , 整个工程管理也将从粗放式管理进入一个科学管理的时代。工程造价控制不是孤立的 , 它反映出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造价控制是工程管理的一个方面 , 要控制好造价关键还得提高建设者们的管理水平 ,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制 , 形成一种互相约束的机制 , 防止人为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工程规模、逃避监督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昌玲 , 张国华 . 土木工程造价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 陈建国. 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 车春鹏 , 杜春艳 . 工程造价管理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