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合生本思想,优化教学活动

作者

刘聪

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裴介小学 山西 运城 044400

摘要:生本理念坚持从学生本体出发,以学生的角度展开思考,这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进步体现。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需求,落实以生为本,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研究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绘画,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良好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前言

当前美术教育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的美术文化领域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但在固有教学思想的深度侵蚀下,美术教育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导致美术课程原本作用无法得到发挥。为了让教学方法得到优化,切实提高授课质量,最终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培养其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与能力,著名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理念,而这一理念需要将学生视为主体,从学生本位出发,以学生的视角展开思考,要求教师了解、尊重学生,重点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健康、积极、活泼地发展。为了实现构建高校小学美术课堂的目标,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生成,教师应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认真地思考、表达、体验、总结,从而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运用在解决问题和创意表达中。

1 从学生内心出发,设计精彩课堂

小学阶段学生的客观认知水平相对比较低,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直接表达艺术的概念,利用传统方式展现美术知识,将会提高学生的理解难度,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后续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美术元素是随处可见的,但受认知范围限制,每当教师提起美术时,很多学生会认为美术就是画画[1]。因此,在相应的课堂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其作为教学基础,指导学生探索美术知识,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提高授课质量。

比如,教学“小雨沙沙”时,本次课程的主题主要为美术造型,学生需要在学习点、线的基础上展开深度探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雨天是非常常见的场景,而如何让学生以具体的线条表现雨滴是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由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鼓励学生在下雨天观察雨天场景中的人物、景物变化以及特点,并提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雨具作为教学工具。在正式的绘画教学开展之前,鼓励学生探讨生活中其他情景与雨天场景的区别,有的学生会说:“下雨时人们会打伞。”还有的学生说:“树叶会滴水。”这时,教师抓住这一机会引出该主题,要求学生思考:怎样表现雨滴?有的学生认为雨滴是椭圆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雨滴是线条,针对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促使学生能在展示雨滴的同时表现出场景中的其他主体。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设备播放与下雨天相关的视频资料,指导学生观察雨中人物动作以及场景变化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基础,让学生内心产生与美学知识相关的想法。

2 从创设情景开始,激活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2]。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挖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质量。美术具有较强的可视性特征,而且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是,小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美术知识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并培养学生艺术展现意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美术学习是充满自由的,教师应避免为学生设计过多局限,让学生自由地在课堂中体验美术的多元性特征。同时,美术与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更容易受小学生青睐。而生本教育理念就是围绕教学需求展开具体教学。由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打造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环境,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内心上更加认可美术,使美术的价值得以发挥,彰显美术学科的特性。

比如,教学“城市美容师”时,这对于美术造型表现来讲极其重要,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未发展成熟,无法通过语言的方式定义“美”。而且,美术中的物体意象直观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美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主题创设教学情景,在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如自然景物、建筑物体、人物图像等,将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邀请学生欣赏,带领学生观看图片内容,激活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发现景物周围的光线明暗是具有显著区别的,景物的个体、群体表现形式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与建筑物体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建筑的美,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最后,为学生展示人物图片,让学生根据人物形象以及细节分析人物的生活背景或者就职岗位等。这样的教学情景能有效激活学生兴趣,使学生从局部、整体等不同角度发现美,拥有初步的感知。

3 从实际绘画入手,传授专业技巧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美术学科并未得到教师的关注,也未得到学生的重视[3]。具体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部分小学生的认知系统中美术就是绘画。同时,部分教师也认为小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绘画能力,所以会以粗略讲解的方式传授专业绘画技巧,忽视了绘画技巧的应用,导致学生虽然能简单地勾勒线条,进行色彩搭配,但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是值得重视的阻碍因素。对此,教师应优化绘画教学流程,从实际绘画教学出发,教会学生专业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在深度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结论

综上所述,每一颗童心都是纯洁无瑕的,每一双童眼都是非常单纯的,而且儿童的感知也是更加精准的,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也是朴素生动的。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建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立场构建轻松的环境,革新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勇敢的创新表达,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综合素养得到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1] 傅怡静.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揭牌仪式暨研讨会综述[J]. 美术研究,2022,(06):6-12.

[2] 刘焱,格桑次仁. 藏族美术的发展沿革及当代创新传承——评《藏族美术史》[J]. 中国油脂,2022,47(11):172.